自富士康落戶淮安和2006年第一屆臺商淮安論壇成功舉辦之後,達方電子、大同電子、臺玻集團、韓泰輪胎、康師傅速食麵、宏盛箱包、美的電機、紅豆紡織、志高空調等一批知名臺資企業陸續落戶淮安,形成了“一花引來百花開”的效應。臺資企業已經成為淮安經濟杠桿的新支點。打造“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臺資集聚高地的戰略構想,正在迅速變成現實。
2007年11月28日,由市政府和清華大學臺灣省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臺商淮安論壇隆重舉行。清華大學臺灣省研究所所長劉震濤教授,臺灣省中原大學副校長呂鴻德教授,臺灣省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李明軒,清華大學臺灣省研究所副教授李保明,鑫係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洪平安等專家學者,富士康科技集團總經理遊象富以及來自港臺地區的150多位客商、嘉賓應邀出席。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主持人柴璐在主持洽談會時笑言:“第一屆和北大‘聯手’,第二屆與清華‘擁抱’,蘇北經濟發展論壇肯定會越辦越好。”
臺企紛至遝來 高地效應初顯的確,經過近年的飛速發展,淮安的臺資企業越來越多,淮安打造臺資集聚高地的曝光率越來越高,外界特別是臺商、專家學者對淮安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
近年來,我市全力加快臺資和IT産業引進步伐,科學制定發展規劃,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地規劃好産業、區位等方面要素,科學制定臺資聚集、IT産業發展的近期和中遠期規劃;著力發展以淮安經濟開發區為中心,以富士康為龍頭,形成以電腦接插件等消費類電子産品為代表的電腦及網路設備産業集群;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根據臺資及IT産業集群中長期發展需要,超前建設好交通、通訊、供水、供電、供熱、排污等基礎設施,優化産業集群發展的硬環境;加強臺資和IT産業招商,探索建立招商推介新機制,有針對性地在境內外舉辦臺資、IT産業專題招商活動;注重招商選資,提高項目準入門檻,重點引進成長性好、産業帶動強的重大項目,引進技術含量高、稅收貢獻大、帶動能力強、資源消耗少的高增長項目;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研究制定對臺招商、培育IT産業人才的專項政策,大力引導和支援高校及教師參與産業發展,為IT産業發展培養專門人才。
臺資正加速向淮安聚集。高雪坤説,如今到開發區落戶的臺資“巨人”越來越多:2006年引進了世界500強企業臺灣省鴻海集團,投資18億美元建設富士康淮安科技城。2007年,又成功引進了世界IT行業百強臺灣省明基集團、臺灣省最大的家用電器生産商大同電子、世界十大浮法玻璃生産企業臺玻集團。2006年,淮安新批港臺項目88個,協議利用港臺外資3.86億美元,分別佔到全市新批外資項目和協議註冊外資的64%、60%。2007年全市已批准港臺項目76個,佔新批外資項目的78%,協議註冊外資達到6.4億美元,佔註冊外資總額的83%。
承接臺商“內遷北徙” 打造淮安“比較優勢”
臺商投資“內遷北徙”是臺商和蘇北需要共同把握的機遇。而淮安如何在激烈的對臺招商競爭中贏得主動呢?這是淮安市政府決策者們最想得到專家指點的課題。結合經濟學規律、産業發展趨勢和淮安現狀,參加論壇的專家給出了獨到的見解。
論壇上,李保明教授勾勒出了20年來臺資在大陸發展的三次變遷:上世紀80年代末,尤其是1992至1995年間,為率先開發的特區政策所吸引,臺商在廣東和福建沿海大量投資;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新世紀,臺商投資向長三角地區轉移;而最近兩年,臺商投資正在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及北部地區轉移與擴張。他發現,其中,第一次遷徙來的臺資企業多以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産業為主,如紡織成衣、製鞋、玩具。第二次遷徙,臺商投資産業以電子資訊製造業為主。至於第三次遷徙的産業佈局,他認為,出口外銷型企業仍將集中在東部沿海及靠近機場、港口的地區,內銷型企業將向中西部擴展;電子資訊等高技術産業仍將集中在東部沿海,勞動密集型傳統産業率先向內地擴展。
李保明提出了“地區比較優勢”理論。他説,地區比較優勢主要是兩個:成本優勢和環境優勢。成本優勢包括,勞動力資源、土地資源、水電資源、基礎設施;環境優勢包括,鼓勵與優惠政策、政府對企業的服務、産業完整程度、市場大小、科技水準。對淮安等蘇北城市來説,打造地區比較優勢要從以下方面著手:根據自身特點,確定優勢與特色産業,比如淮安就提出打造IT産業的臺資高地;以龍頭企業為基礎,完善産業鏈條和産業網路;做好城市發展規劃,為城市發展留下空間;利用與蘇南同處一個行政區的優勢,自主發展與承接蘇南地區産業轉移相結合;擴大宣傳,提高城市知名度;進一步發揮服務優勢,打造服務台商的蘇北品牌。
鴻德教授指出,如今,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在重走“中國新絲路”,臺灣省企業亦是如此,大陸是他們“非贏不可的市場”。他認為,大陸地方政府要吸引臺資落戶,必須要有“平臺經濟”的概念。在超競爭時代,不僅是“核心競爭力”的對抗,更是“體系競爭力”、“平臺競爭力”的較量,“你搭建的平臺有多大,你的話語權就有多大。”呂鴻德認為,一方面臺資需要新平臺,新的著陸場,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注重搭建平臺,比如規劃新産業集群。
“大個頭”項目“扎堆” 盛大論壇結出碩果
在這次論壇舉行期間,我市共有商業廣場、高檔裝飾材料、電子、機電、傢具、銅業生産等30個項目集中簽約。這30個項目協議總投資人民幣66.03億元,協議利用外資1.332億美元,合計人民幣76.02億元。其中億元項目15個,外資項目13個。富譽電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接插件生産二期等32個項目亦在此次論壇期間集中進行了開工、竣工剪綵。
除了大項目在本次論壇上成功簽約,淮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也是論壇的成果之一。
淮安的獨特魅力、投資價值和美好發展前景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充分認可。李明軒對淮安著力打造文化名城、名人故里、運河之都、美食之鄉、生態家園五張名片,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大力發展旅遊業等舉措深為認同。李明軒與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先生很早就相識。在李明軒的眼中,郭臺銘先生是一個有著獨特的戰略眼光、很有氣魄的人,富士康選擇落戶淮安就是一個證明,也説明淮安是一個有著獨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地方。李明軒説,富士康這個企業超強的執行能力不是一般的企業可以比擬的。“戰士就要戰死在沙場,沒有成功就不要回來。”郭臺銘先生的這句話令李明軒記憶深刻,他相信,富士康在淮安一定會做得很好,淮安經濟發展的前景也會非常美好。
此次論壇和投資洽談會的舉辦,反響極大。2007年11月29日晚、30日中午,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國改革》雜誌、現代快報、香港大公報、聯合報、鳳凰衛視、《臺商》雜誌、新華日報、江蘇衛視及本市媒體集中報道了這一盛況。各路媒體追逐著參會的專家們、淮安市主要領導,請他們就淮安目前的發展態勢和未來的發展規劃説想法,談觀點。各家媒體對投資洽談會及論壇的相關報道播放或發表後,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極大地提高了淮安及淮安經濟開發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淮安經濟開發區今後更好地招大商外商名商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