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佔臺商大陸投資“半壁江山”

時間:2010-04-29 13:46   來源:新華網

  江蘇省擁有臺商在大陸投資的近“半壁江山”。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經濟秩序重建中,臺資高地是否會受到衝擊,蘇臺合作又會遇到哪些挑戰和機遇?4月28日,在寧召開的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上,海峽兩岸企業界、學界和政界的代表,從各自角度表達了對新時期兩地合作的關注。

  成本和市場,挑戰兩岸經濟

  金融危機以來的全球經濟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兩岸未來合作的空間。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所長李向陽認為,兩岸在全球經濟中面臨兩大挑戰。首先,危機之後,美國在改變過去幾十年來以負債消費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私人儲蓄率從金融危機前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3%以上,未來9年將上升到4%到7%,而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會減少1000億美元的消費。這對包括大陸和臺灣在內的以出口為導向的東亞經濟都是較大挑戰。第二個挑戰,來自於全球減排趨勢。減排和低碳的核心,就是要增加成本和減少收益。

  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民調顯示,臺商對與大陸合作信心不減。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認為,大陸啟動內需系列舉措令島內企業振奮。去年,大陸幾大彩電廠商對臺灣面板採購額高達97億美金。“相對於進口産品,臺灣物品質優價廉”。王志剛説,除了大陸的市場,大陸産業的升級空間就是臺商的發展空間。大陸發展低碳經濟,而臺灣在風能、太陽能利用等很多領域居於領先位置,雙方在新型産業合作方面大有可為。

  新一輪合作,蓄勢待發

  我省向為臺商投資重鎮,近幾年大陸吸引的臺資過半在江蘇;排名臺灣前100位的企業,62家已在江蘇投資。

  近來,蘇臺兩地交流頻繁,去年江蘇臺灣周,江蘇團在臺採購逾30億美元。2009年,江蘇新增臺資項目86個,實際利用臺資佔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的1/5以上,同比增長35%。

  省外經貿廳相關領導介紹,最近兩年,臺商投資在江蘇呈現幾大特點:一是旗艦型大項目增多。超過1000萬美元的有1000家,項目平均規模超過500萬美元,遠遠超過300萬美元的全國平均數。二是電子資訊産業加速聚集。電子資訊産業投入,佔在江蘇總投入的50%。三是投資領域不斷拓寬,已進入農業及教育、金融、旅遊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四是投資地域由蘇南向蘇中、蘇北快速延伸。近兩年蘇中三市實際到賬臺資的年增長率在50%以上。

  南京市市長季建業曾在臺資最密集的昆山主政。10年過去,季建業感受臺商投資發生了很大變化:“投資領域從製造業到現代服務業,投資主體從單向到雙向,合作渠道從民間投資到形成合作機制,這些變化,都意味著雙方合作出現了新空間。”

  南京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陳建萍介紹,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江蘇並未像珠三角那樣遭遇大批臺資企業撤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江蘇的臺企大多是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的電子産業。而現在,這些電子産業也要轉向內需。“臺企都在考慮放棄貼牌重新打造自有品牌,從而打開大陸市場。而打開大陸市場,包括江蘇在內的長三角地區是橋頭堡,臺商不會放棄長三角。”陳建萍分析,如果兩岸經貿往來框架協議出臺,臺灣不少研發中心都會遷往大陸,而江蘇承接這些投資的優勢突出。

  服務業,兩岸合作新亮點

  江蘇各地對臺商投資的新動向已有積極回應。

  擁有3600多家臺企的昆山,著手打造兩岸商貿合作區,提出要從加工貿易轉型到服務貿易。“商貿合作區”設有臺企總部、展示區、電子交易服務區、物流中心和金融服務中心。有臺商介紹,在昆山,已有臺企從“代為製造”轉向“代為研發”、“代為服務”,臺資的研發機構嶄露頭角。

  峰會上,南京市長季建業向廣大臺商推介,南京希望在三方面與臺灣工、商、學界合作。一是新興産業的合作,尤其是在資訊業、LED方面開展更廣泛合作。二是加強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南京需要借鑒臺灣的産學研合作經驗。三是金融業等服務業合作,歡迎臺灣的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企業前來設分支機構。季建業透露了將出臺的6條惠臺政策,包括在寧臺企産品政府首購,對臺新辦或聯辦科技創新平臺、總部、仲介機構給予獎勵,幫助臺資企業和農民協會來寧行銷打開通道,等等。

  很多臺灣企業非常看好在大陸發展服務業。他們認為,服務業是蘇臺兩地未來合作的最大新空間。(俞巧雲 顏芳)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