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10月18日電(徐向前 李慧穎)臺灣麻竹、火龍果、“臺灣704號”茄子、甜柿、木瓜……這些代表臺灣精緻農業的優良品種如今都在福建仙遊縣“開花結果”了。
仙遊縣賴店鎮榜頭村村民陳玉新等3戶農民,栽植了80多畝的臺灣麻竹,年采收竹筍100多噸,産值達16萬多元,市場供不應求。
這個鎮玉墩村村民謝金義,2002年栽植臺灣麻竹20多畝,年采收竹筍30多噸,産值達4萬多元。最近他又擴大了60多畝種植面積。竹林鬱鬱蔥蔥,既綠化了環境,又保持了水土。老謝告訴記者:“這種臺灣麻竹容易栽種,適應性強,不怕風寒酷暑,還無害蟲污染,産出的竹筍是天然綠色食品,夏季市場的暢銷品。”
在仙遊縣,不僅山上,在平原地帶也種植了許多從臺灣引進的農業優良品種。近年來,大濟鎮龍坂村村民張清琪栽植從臺灣引進的火龍果4.8畝,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嘗到甜頭後,老張今年在該鎮的坑北村再次擴大種植規模,投資65萬多元,種植40多畝的臺灣火龍果,如今長勢良好,明年就能試産。
臺灣優良品種“臺灣704號”茄子,其産品個大、色好,畝效益在2、3千元,仙遊縣度尾鎮雲居村菜農林清山就在村裏種植了60多畝,産品銷往莆田、泉州等地各大超市。
仙遊縣農民不僅種植來自臺灣的農業優良品種,還從臺灣引進了11家的農業企業。臺資富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該縣開發農業面積3500多畝,主要種植臺灣的甜柿、木瓜、鳳梨、釋迦果、甘蔗、鳳梨、大蜜棗等十幾種名優水果。目前,該企業已在仙遊投資1700多萬元,進行農業綜合開發。
近年來,閩臺農業合作成效顯著,兩岸合作日漸深化,農業合作已經由單項引進逐步朝産業整體配套發展,由點到面逐步輻射拓寬,由短期性、試探性向長期性、實質性轉變,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來源:新華網)
編輯:越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