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8月,在甘肅省民勤縣的田地裏,記者發現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瓜——説它是冬瓜吧,個頭不夠長;説它像西瓜吧?似乎又小了點。更讓人奇怪的是,據當地人講,這種瓜主要還不是吃瓜肉。不吃瓜肉的瓜,到底是什麼瓜呢?為了讓記者看了個究竟,主人當場打開了一個。 採訪林墾:示範一下,我們所謂的籽瓜是什麼樣的?這個就專門拿來用這個做籽瓜的,它不是真正的,其實它也是西瓜的一種,好漂亮的。我告訴你,只有我們在民勤沙漠周圍,這種籽瓜才能夠長這麼肥大。你看它的籽非常飽滿、平整。非常飽滿,非常平整。大概可以出到150克。 原來這就是我們常吃的黑瓜子,看上去只是比一般的西瓜子大一些。 然而,就是這些並不起眼的黑瓜子,卻讓眼前這個臺灣人發了大財。短短幾年,他竟然從小商販變成了億萬富翁。這一切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談,然而,它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那麼,這個名叫林墾的臺灣人,到底有著怎樣的瓜子傳奇呢?故事還得從二十年前説起。(隱黑) 那時候的臺灣,很多人都喜愛吃黑瓜子,黑瓜子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D、E等營養物質,據説每天吃一把黑瓜子就能滿足人體一天所需的維生素E,對安定情緒,防止細胞衰老,預防各種疾病都有好處,常吃能延年益壽。然而由於大批農業用地被徵用,臺灣種植的土地越來越少,以至於到最後,黑瓜子居然無地可種了。俗話説,物以稀為貴,黑瓜子在當時的臺灣居然成為饋贈親友的高級禮品, 採訪林墾越沒有他越想吃。然後我記得那時候,一包瓜子,大概現在300克左右,就要賣到100多塊新台幣。你想想看,那時候我們吃個早餐,也不過才15塊(新台幣)錢、20塊(新台幣)錢,它一包瓜子能夠賣到100(新台幣),好一點能賣到一百五六(新台幣),那個對我們來講,簡直是區別太大了。 一袋300克的黑瓜子,在當時臺灣的售價竟然超過30元人民幣,儘管如此,臺灣人對黑瓜子的喜愛卻絲毫沒有減少,每年僅運進臺灣的黑瓜子就有兩萬多噸,而當時臺灣僅有兩千萬人口,每人每年平均消費黑瓜子1000克,這組偶然聽到的數字,讓正在做炒貨生意的林墾看到了巨大的商機。他相信,只要能夠找到好的貨源,一定有錢可賺。經過多方打聽,林墾了解到大陸的甘肅盛産黑瓜子,不僅品質優良,而且價格便宜。 採訪當時我在臺灣的看到我們臺灣的黑瓜子,我跟大陸的瓜子兩個一比較,那個區別就太大太大了,價差也太大了。所以我們認為就是説它在一斤的售價,本地的售價要160塊錢新台幣,那時候我進大陸的(貨)才100塊錢新台幣。所以那個價差是非常非常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