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沈陽6月27日電 6月26日上午,省委書記聞世震在遼寧大廈接受了參加臺灣知名企業家遼東半島觀光活動周採訪報道的港臺和中央新聞單位等數十家新聞媒體記者的集體採訪。
聞世震首先感謝各新聞媒體對遼寧經濟和社會發展及此次活動的關注和支持,並簡要介紹了我省經濟、社會領域的發展情況。聞世震在回答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出的臺商對我省產業戰略調整所起的作用及合作優勢時說,近年來,臺灣與遼寧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寬,臺商在我省的投資取得了良好的業績,為遼寧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他認為,這種合作有兩個必備的要素:首先,環境是合作的基礎;其次,互補性是合作的前提。遼寧的交通便利,14個市的高速公路網即將連通,大連、營口、丹東、錦州、葫蘆島等港口與160多個國家通航,沈陽、大連的國際機場已開通了100多條國內外航線,由公路、鐵路、航空組成的立體交通網已經形成,水、電等基礎設施完備。同時,我省還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建設,進行了審批制度改革,進行一站式辦公等。就互補性而言,遼寧是重工業基地,臺灣以輕工業為主,雙方有很強的互補性和廣闊的合作空間,在合作中,雙方的優勢都得到發揮,實現了雙贏。他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進一步挖掘雙方合作的潛力,使遼東半島成為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後,臺商投資的又一個熱點地區。
在回答臺灣《天下》雜志記者提出的關于如何利用港口優勢發展經濟的問題時,聞世震說,我省有著以大連港為代表的許多港口,隨著港口的不斷發展,我省正在走以港興市之路,推動地方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歡迎臺商參加錦州、營口、丹東等港口建設的合作。對新華社記者提出的我省農業如何與臺商進行合作的問題時,聞世震說,遼寧農業資源豐富,與臺灣在農業合作方面潛力很大,主要體現在沿海資源開發、工廠化養殖、畜牧業生產、蔬菜、水果及園藝業等領域。同時,在種子、種苗、種畜等方面的合作也值得挖掘。開發遼寧的農業資源不僅潛力大,而且前景好,希望臺商能與我省共同推進農業合作的不斷深入發展。
省委常委許衛國、副省長劉克田等採訪時在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