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遼寧臺灣周”
字號:
鐵 嶺 市

  時間:2005-08-11 02:07    來源:     
 
   
 
  鐵嶺市地處遼寧省北部,屬遼東半島淺層腹地。面積1.3萬平方公里,人口297萬,其中農業人口佔70.2%,31個民族。轄7個縣(市)區,共有108個鄉鎮。糧食年產量25億公斤,商品量15億公斤,佔全省的四分之一。每年向社會提供生豬100萬頭,肉牛30萬頭,家禽1500多萬只,是全省糧食、畜禽產品的主要產區。境內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9條,大中型水庫94座,其中清河水庫蓄水9.7億立方米,是遼寧三大水庫之一。耕地面積819萬畝,居全省第二位。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高梁、花生、麻類、甜菜、煙草等。已探明各類礦產29種,其中煤炭保有儲量達16.7億噸,佔全省的四分之一。林地面積783.4萬畝,森林覆蓋率為33.4%。草場170萬畝,飼養畜禽70余種。“九五”期間,鐵嶺市堅持各項工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建設以招商引資為中心,招商引資以環境建設為突破口的總體思路,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2000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27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39億元、43億元和4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7.4億元,比上年增長6.5%。五年共引進縣外投資項目951個,實際到位資金34.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2元,比上年增長7.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2元。“十五”發展戰略:國民經濟戰略性調整,要始終堅持調整優化第一產業;突出加強第二產業,提升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堅持效益原則,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產業升級。努力擴大多種經濟成份,加快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經濟尤其是民營高科技中小型企業的健康發展,推動地區經濟布局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產品技術結構、商品出口結構和社會分配結構的調整。到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5億元,年均增長10%;三次結構由2000年的31:34:35調整到26:40:34;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6600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0元;全市城市化水平達到4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