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億人口創造了一個個高速發展奇跡,“中國模式”正吸引著世界的眼光。昨天今天,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在上海召開。
本次論壇主題是“中國現代化:道路與前景”,共設立3場圓桌會議和8個分會場,240多名國際中國學研究的重量級專家匯聚一堂,暢談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走出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如何在發展“硬實力”的同時提升“軟實力”。在各種觀點的交鋒交融中,凝聚對中國發展道路的共識。
大國發展
關鍵詞全球化文化軟實力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未來十年,中國應該如何根據中國國情,進一步發展,走出大國崛起之路?
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古斯塔夫 格拉茨説:中國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發展現代化,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是在強勢角色和弱勢角色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他認為,中國既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又是一個新興大國,這兩種角色最終會將中國融合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雖然中國在經濟改革之後取得了巨大的進步,2011年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又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但是作為衡量經濟成熟度的主要指標——中國的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仍在全球處於較低水準。中國的發展模式仍面臨許多挑戰,包括中國的發展過多依靠出口與固定資産投資,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以及生態環境的惡化等。中國社會的穩定取決於國內問題的解決。
同時,他提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戰略資源的穩定供應和安全的國際貿易路線。一旦這個方面受到威脅,中國整體的發展就會受到損害,最終對中國政權構成威脅。因此,中國需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與他國經濟保持相互依存,擔負起負責任的全球大國的使命,對全球治理作出有選擇的貢獻,並試圖在全球秩序匯總融入自己的觀點。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羅曼諾夫説:中國已經越來越意識到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價值觀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打造文化軟實力的道路上仍將面對諸多阻礙和困難。在廣泛借鑒他國經驗的同時,不應照搬西方國家的戰略,而應更多地在獨特的中國文化中尋找植根點。
羅曼諾夫的觀點和盧森堡CEC諮詢公司魏柳南的觀點不謀而合。“美國軟實力的最大特點是其文化的通俗性,哪個國家沒有好萊塢的電影、美國的牛仔褲?”當今世界已走向多極化的格局,隨著新興國家的不斷崛起,通過意識形態來評判一個國家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因此,國家軟實力的打造在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中就變得尤為重要。未來十年,軟實力的打造將會是中國在發展道路上所不得不面對的最大問題和挑戰。
【點評】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仁偉中國未來發展的一大優勢在於擁有制度釋放的空間。不斷推進的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道路成功的秘訣所在。中國的發展有其獨特性,未來應在國際舞臺上更多更廣泛地尋求合作,實現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