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之路
 
陜西寺院 之 法門寺

  時間:2006-06-02 13:17    來源:     
 
 

  

  在我國,很多寺廟都收藏不少珍寶。但是收藏在法門寺里的珍寶,其數量之多、價值之珍貴,卻是在其他寺廟中所見不到的。法門寺是一座罕見的文物寶庫。

  安置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寺院

  法門寺位于陜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鎮。距西安百余公里,是我國境內安置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始創于東漢。原寺規模很大,寺內佔地面積100余畝,擁有24座院落,唐時有僧人500余。寺內有一座八棱十三層寶塔,高47米,1至12層共有89個佛龕,為倣木結構建築形式,每層有出檐鬥拱,工藝精巧,紋飾華麗。塔底還有題額,分別為“真身寶塔”、“美陽重鎮”、“舍利飛露”、“浮圖耀日”等字。塔因年久失修,于1981年8月,塔身半壁倒塌。1987年,國家撥款重建法門寺塔,在清理塔時發現了石函封閉的地宮。地宮內珍寶之多,令人目眩。

  法門寺地宮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佛塔地宮,這里珍藏著藏于八重寶函之內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據專家們考證、勘驗,認定這確是唐代皇帝多次迎奉的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也是已知世界上僅存的佛指舍利,確是一件珍寶。

  稀世珍寶有十個世界之最

  地宮內還有金銀器121件,玻璃器17件,秘色瓷器16件,石質器12件,鐵質器16件,漆木及雜器19件,珠玉寶石等約400件、粒,還有大批紡織物品。上述這些物品都是唐代內遷所藏,品種繁多,做工精巧,價值連城,世上罕見。經專家鑒定,確認這批稀世之寶有10個“世界之最”。

  為什麼法門寺內藏有這麼多的珍寶?原來法門寺是隋、唐皇家寺院。唐代皇帝先後八次來這里迎奉舍利,每次迎奉之後,皇帝便回贈大量珍寶,這些珍寶便藏于地宮之內。

  (來源:中國寺院網)

編輯:蒲蒲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