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圖片
 
傳統智慧啟知今人 現代版“西遊記”廣州啟動

  時間:2006-04-20 13:28    來源:     
 
 


兩位法師將黃帝陵與阿里山之土交融


兩位法師將黃河之水與日月潭之水融合


慧寬法師與明賢法師在菩提樹下合影



  中國臺灣網4月21日廣州消息  大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重走唐僧西行路”的啟動儀式今天上午9點在羊城千年古剎光孝寺隆重舉行。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國家、省市相關部負責人、佛教團體以及海峽兩岸的高僧出席了儀式活動。活動甄選出的兩位西行高僧——來自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的明賢法師和來自臺灣佛光山的慧寬法師首度亮相。


  “重走唐僧西行路”作為2006年“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內容,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兩名高僧沿玄奘西行路徒步四個月到達印度,書寫一部二十一世紀版本、真人踐行的現代“西遊記”。本次活動致力于弘揚“和平、和諧、融合、合作”的普世價值,通過對以佛教“和合”思想為重要依托的“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實生物”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探討和親身實踐。

 

大陸的明賢法師親赴黃河壺口瀑布和黃帝陵採水取土,臺灣的慧寬法師則從寶島將日月潭和阿里山的水土帶至大陸。這兩份不遠萬里匯集到廣州的水土在啟動儀式上由兩位法師親手交融到一起,意欲著海峽兩岸水土交融,攜手發展的合作願景。活動組委會將以交融後的水土作為部分原材料,制作成三座玄奘像,一尊留在祖國內地,一尊作為贈給臺灣同胞的禮物送往臺灣,剩下的一尊則由兩位西行法師輾轉萬里帶至印度,作為象徵中印友誼源遠流長、萬古長青的禮物送給印度人民。一同帶往印度的還包括一部由中國著名書法家親筆書寫的《六祖壇經》和一本由唐僧玄奘口述、其弟子執筆、對印度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大唐西域記》。

 

雲居山明賢法師在回答本網記者問題時說:“唐代是印度佛教的繁盛時期,玄奘為求真經,不遠萬里前往天竺,可謂促進中國佛教事業繁榮的拓荒者。而當今中國的宗教環境使我國佛教蓬勃發展,蔚為大觀,成果高于印度。在這個時候,將中國的佛經帶往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再次傳播,是非常具有意義的文化交流行為。”來自臺灣的慧寬法師認為:現代人對于玄奘的理解仍停留在‘唐僧’的人物形象上,比如膽怯與懦弱。但這與史實上的玄奘出入甚大。玄奘孤徵沙漠,獨步雪山,獨行五萬里西天取經,這種有容乃大,自強不息的人格精神和人物形象應該重塑。

 

活動組委會秘書長石忠耀向記者表示:“‘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動今人與玄奘、現代與唐代的對話,經由玄奘之路而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用現代意識觀照歷史、以傳統智慧啟知今人。 這次活動不但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民族精神的重構,更是在國際交流層面上為2006‘中印友好年’增加了最絢麗的一筆。”

 

據悉,廣東電視臺將于近期開始舉行“重走唐僧西行路”海選行者活動。經過重重考驗的八位優勝者將成為“護送使者”陪同兩位高僧一路前行至印度。在今天的啟動儀式上還舉行了“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動先遣隊的出發儀式,八位先遣隊員手持隊旗登上越野車,開始了本次現代“西遊記”的先行探索之路。(文並圖/李徽)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