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區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油飾彩畫工程竣工,古鐘文化展開展,同時久違的鐘聲也重新響起。
據介紹,該次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修繕工程主要包括天王殿、大雄寶殿、大鐘樓等二十個殿座屋面瓦頂、地面更換、油飾、彩畫工程等,投資近三百萬元。
負責施工的懷建集團專案監理金榮川表示,工程從去年(二○○五年)九月開始,首先進行的是屋面的修補,邊檢查邊修,原則是能保留的就保留,實在破損嚴重的再進行更換。經檢查發現,中路各殿屋面都保存比較完整,有兩間側殿破損較為嚴重。據統計,需要更換的新瓦只佔所有瓦面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據了解,二十世紀八○年代初大鐘寺曾進行過一次修繕,但改變了大鐘寺彩畫原有的規格。根據大雄寶殿等殿座內檐保留下來的清朝中期彩畫和過去的老照片,去掉原有點金彩畫,恢復為雅伍墨彩畫。為了獲得最準確的彩畫樣式,負責繪圖的老師父搬著梯子爬到大殿內檐、天花板處,先把清代未經改動的彩畫用硫酸紙拓下來作參考。
據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業務部主任于弢介紹,與油飾一新的古建一同亮相的展覽對原有展覽進行豐富和補充,對原來裝修風格不統一的各個展廳也全部統一。
(來源:中國消費網)
編輯:蒲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