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信息
 
《西遊記》里的幽默大師

  時間:2006-05-30 18:28    來源:     
 
 

  小時候看西遊記,更多的是看孫悟空如何殺魔斬妖,那是憧憬著英雄和想像著神通的年齡。現在再看《西遊記》,側重于人物性格和心理對白。要說西遊記里的人物,很多是很有幽默感的。現羅列《西遊記》TOP10的幽默大師,個人觀點。  
 
TOP10  太白金星   幽默指數:6

  這個老家夥第一次出場是在閻羅和龍王去玉帝那里告狀之後。當時玉皇大帝聽說凡間出現孫悟空這麼個忤逆的猴子,大怒,心想:人在偶的管轄下屁都不敢多放一個,居然一個石頭猴子也這麼囂張。果然是凡間無玉帝,猴子稱霸王的說!”玉帝想喊手下去捉拿猴子歸案。太白金星在天庭,那可是嘴巴最能說的人物,他和文曲星一起,並稱為“舌筆雙絕”。一般玉帝有什麼招安說降之類的活兒,都是太白金星一口包辦。太白金星也算有本事,只要他高興,黑的能說成白的,連死人說活後長的比姚明還高,跑的比劉翔還快。唐朝有個浪漫詩人叫李白的,極能寫作,才華橫溢,但他不以文曲星為楷模(或許他真是文曲下凡?),卻以太白金星為偶像。李白為了崇拜他連字都改成“太白”,可想而知在當時這個社會,說明顯比寫重要多了。 

  太白金星別瞧人家白胡子那麼長,長的也一副慈祥臉龐,那幽默感可是現代的很多小年青要好好學習的。他在孫悟空這個問題上,出了個“收仙有道”的主意,鼓吹“上聖三界,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要說孫猴子大鬧天宮這事兒,就是這太白搞的。他骨子里還是瞧不起石頭孕育的猴類,連飯都不肯吃一口,就急匆匆的帶孫悟空回天宮養馬。途中悟空猴急兩個跟頭就把太白丟在腦後,而太白則慢悠悠的跟旅遊似的,途中碰到嫦娥姐姐還停下好好聯絡了一下感情。那猴子第一次到天庭哪知道什麼規矩,嘴上咒太白姦詐,眼看就要惹事。太白可好,他笑咪咪的扯住猴子就往宮里拽。太白的幽默,體現在他做事情的拿捏上,分寸之間就恰到好處。他跟玉帝說“妖仙召來了。”這個妖字說給玉帝和兩旁仙卿聽的,仙字是說給猴子聽的,果然兩方都很滿意。 

  等到孫悟空一反天界,自封“齊天大聖”,哪吒和巨靈神大敗而歸。這時太白又出個幽默方兒,他提出“有官無祿”這個方針,二次下天招安。那猴子看得太白倒還尊敬,不過長了回心眼,他問太白天上有無“齊天大聖”這個官銜。好個太白,他玩了手太極“老漢以此銜奏準,方敢領旨而來;如有不遂,只坐罪老漢便是。”把個孫悟空開心的緊,又顛顛的和太白二次上天。二者徑入靈霄殿下。金星拜奏道:“臣奉詔宣弼馬溫孫悟空已到。”這什麼意思?天上神仙還不是把孫悟空當作個養馬的而已。感情太白是欺負猴子連小學都沒念過,一開始就跟它玩文字遊戲。 

TOP9 牛魔王  幽默指數:6.5

  牛魔王早先和孫悟空結拜過兄弟,他妖怪模樣娶個漂亮老婆,生個半妖半人的孩子也算清秀。照例應該滿足,卻不顧一切的喜歡上個狐狸精。那玉面狐狸連豬悟能如此憐香好色之徒都不被放在眼里,一耙丟翻,可想而知牛魔王的品味有多差。那小老婆玉面狐狸叫他”潑魔”,原配老婆叫他“潑天殺的”,那牛魔王一點也不生氣,依舊笑呵呵,足見其幽默本性。孫悟空找他要扇子,他先說戰得三合把扇子給猴子,結果鬥了百十回合也沒動靜,宛然的如從來沒有說過一般。打到吃飯光景,有人請客,這小子居然就不打了,還回去對小老婆說:“美人,才那雷公嘴的男子乃孫悟空猢猻,被我一頓棍打走了,再不敢來,你放心耍子。我到一個朋友處吃酒去也。”真是個沒心機的憨牛。 

  後來牛魔王和眾神仙纏鬥,他變一只天鵝,孫悟空變一個海東青;他變作一只黃鷹,行者又變作一個烏鳳。天上不行,牛魔王在陸地變作一只香獐,孫悟空也變做一只餓虎;牛魔王變作一只金錢花斑的大豹,行者復把頭一幌,又變作一只金眼狻猊;牛魔王又變作一個人熊,放開腳,就來擒那狻猊。悟空打個滾,就變作一只賴象,鼻似長蛇,牙如竹筍,撒開鼻子,要去卷那人熊。最後,最精彩的地方到了,牛魔王關鍵時刻,居然笑了,他恢復一只大白牛本象,頭如峻嶺,眼若閃光,兩只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余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對行者高叫道:“潑猢猻!你如今將奈我何?”牛魔王最後這一露相,卻是糟了。那李天王府上前兩日一頭耕牛光榮下崗,正為此事煩惱,正好來只最合適的,于是哪吒三太子和他父親並力將牛魔王收伏,牽著大牛美滋滋的回家去了。看來牛魔王日後唯有在天庭幽他一默了。  
 
TOP8 獨角兕大王  幽默指數:7 

  又是頭牛:)。看看這頭牛的幽默語言:“你是那方和尚?怎麼這般膽大,白日里偷盜我的衣服?”;“我這里常聽得人言:有人吃了唐僧一塊肉,發白還黑,齒落更生,幸今日不請自來,還指望饒你哩!你那大徒弟叫做什麼名字?往何方化齋?”;“小的們,把唐僧捆了,將那兩個解下寶貝,換兩條繩子也捆了。且抬在後邊,待我拿住他大徒弟,一發刷洗,卻好湊籠蒸吃。”這牛首先從天宮私逃下凡,心虛,凡事喜歡找個理由。其次跟著太上老君久了,懂得了各種烹飪之法,不象山上水里那些土妖怪,就知道生吃活剝,一點做文明妖怪的潛質都沒有。待到拿寶貝把孫悟空和眾神仙的武器都套走了,更是得意非凡。認為這些兵刃都是自己的寶貝,待到孫猴子來洞里胡鬧,他說到:“賊猴頭!著實無禮!你怎麼白晝劫吾物件?”呵呵,感情人類有花癡,妖怪有物癡。他吩咐手下:“各門上小的醒睡!恐孫悟空又變什麼私入家偷盜。”再後來,孫悟空變作一個跳蚤咬那牛手臂,那牛睡夢中不忘幽默一下:“這些少打的奴才!被也不抖,床也不拂,不知什麼東西,咬了我這一下!”過了一會,猴子不甘心,又狠狠來一下,那牛遂大叫:“刺鬧殺我也!” 

  後來連如來佛的金砂也被這牛的金鐲套去,那牛後來看到孫悟空也頭疼,他說:“拜托了老大,你那三個和尚已被我洗凈了,不久便要宰殺,你還不識起倒!請你吃頓好的去了罷!”最後找到那牛的主人太上老君,牛又說:“這賊猴真個是個地里鬼!卻怎麼就訪得我的主公來也?”這牛後來被主人留下個拴牛鼻的拘兒,肚子里不知道又能嘀咕些什麼幽默語言出來。期待中... ... 

TOP7 通天白黿  幽默指數:7.5

老黿出現過兩次,但給偶留下深厚印象。這麼乖的一個動物,居然也有幽默大師的素養。看它賭咒那次:“我若真情不送唐僧過此通天河,將身化為血水!”它就是只送唐僧過去,心里算盤很清楚:你師兄弟三個又不是不會駕雲,就不用我馱了。至于化成血水,水身上不都是血和水組成的?這種誓言一天來個百遍千遍又何妨?”誰料那三兄弟看老白黿背上那麼寬廣遼闊,也想揩油偷懶,特別是那個死猴子,把白黿當馬來騎似的。這下把白黿氣的,別看他外表駑鈍,心里精明的緊,他料定他拜托的小事唐僧四個都會忘記,于是就設下一個局,等到他們四個回來時再擺整他們。因為他有理在先,神仙啊佛祖啊玉帝呀也治不得他的罪。多麼聰明的老黿呀,愛死他了。 

TOP6 六耳獼猴  幽默指數:8

真假孫悟空都跑到佛祖那里PK去了。要說這六耳也本事夠大的。連觀音菩薩都分辨不出真假。你說他當個花果山水簾洞的霸王也就算了,偏偏想著法也要去西天取真經。真要這樣,那可就好玩了。那唐僧是他手下一個妖猴變的,路上名義上唐僧是他師傅,實際上他是唐僧老子。說他幽默還在于這小子的表演功底,觀音菩薩和唐僧念緊箍咒,那孫悟空是真疼的厲害,而六耳獼猴純粹是表演了,演戲演的如此逼真,實在幽默。在天神面前,六耳獼猴和真猴子一起拿捏做式,抓耳撓腮,甚至連李天王的照妖鏡也無可奈何。最後大聖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歡喜,揪頭抹頸,復打出天門。只有如來和諦聽兩者才能分辨出真假,這六耳獼猴,著實不容易。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TOP5 孫悟空  幽默指數:8.5

  連他的替身都那麼幽默,何況真猴呢?孫悟空的幽默來自他天生的猴性和後天的修煉。他再困難也不會灰心喪氣。敵人愈強,他愈振奮。碰到挫折時也盡量開開玩笑緩解壓抑緊張氣氛。他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變身,化做其他人妖捉弄對手,有時候還吃吃別人老婆的豆腐。孫悟空的語言也幽默,他叫豬八戒“呆子、瑢糠的夯貨”,叫妖怪“不知死活的醜陋孽畜”。罵的時候卻忘了他的模樣經常把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老漢嚇的魂飛天外,甚至連一些女妖怪都嫌他雷公臉過于粗魯。 

  孫悟空比較經典的一次幽默是金銀角大王那次。他化裝成小妖怪去請金銀角的奶奶赴筵。到了門口,猴子大哭,印象中孫悟空就是和唐僧在一起時為了討師傅歡心偶爾擠兩滴眼淚,大哭是非常罕見的。原來他心里想:“老孫既顯手段,變做小妖,來請這老怪,沒有個直直的站了說話之理,一定見他磕頭才是。我為人做了一場好漢,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為他使碎六葉連肝肺,用盡三毛七孔心。一卷經能值幾何?今日卻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風訊。苦啊!算來只為師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你說這猴子幽默不?後來金銀角看到孫悟空變成的奶奶,大拜,大稱謂,于是猴子鬱悶之情一掃而空,十分開心。  

TOP4 車遲國國王  幽默指數:9

  這國王是個活寶,比阿鬥更可愛。他幾乎就沒有自己的主見,屬于普天下最沒有個性的皇帝。他讓三個國師耍的團團傳,甚至在看到虎力鹿力變成原身之後依然想保護羊力。得知三個道士都死了那份悲傷象死了老爸。唐僧也活該碰上這麼個主兒,那過關文書上面車遲國的印簽,好不容易蓋上了,又被攪黃。那國王拿著那份通關文牒遞給唐僧的次數不下十次,每次唐僧剛要接過就拿了個空,原來國王又翻悔了。唐僧氣得實在不行又沒有辦法。要說車遲國唐僧雖然是靠徒弟幫忙,也總算能站出來自己撐個門面,比其他時候風光多了,估計就是被車遲國王忽悠出脾氣來的緣故。其實那國王應該不太笨,就是喜歡看熱鬧,人越多,事情越大,他就高興。聽說龍王來了,國王那開心不是一般的,厚顏無恥的要請龍王吃飯,那龍王哪吃他那一套,龍尾巴一轉釋放個隔夜氣體就霧遁。車遲國王幽默最顯著的一次是把仙桃放在櫃子里讓唐僧猜,結果唐僧猜是桃核,國王大怒。這時候孫猴子對國王說:“也許您剛才夢遊,自己吃了也說不定。”國王大悟,遂請高僧解夢之。  

 
TOP3 唐三藏  幽默指數:9.5

  不要以為羅家英演的唐僧幽默,實際上西遊記里的唐三藏的幽默只在其之上。一直覺得唐僧和劉備特別象。假仁假義就不說了,兩人都愛哭,劉備看見人就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那是一種榮耀就不說了,那唐僧是無論人妖見面就說:“貧僧是東土大唐欽差往西天取經的。”人也罷了,最差可以騙碗白飯吃吃。妖怪捉的就是你,自報家門純粹找煮不是。唐僧是沒碰妖怪前領著三個徒弟,騎著小龍馬耀武揚威,看見妖怪了就叫大王,若是能叫幹爹活命估計三藏絕對義不容辭,叫的比真兒子都幹脆。他每次知道孫悟空來救他了,就假裝哭哭啼啼的懺悔。那猴子也傻,每次要麼變只蒼蠅,要麼變只跳蚤。三藏早把猴子那套琢磨透了,就等著入戲罷了。 

  唐僧取經一路上被養的白白肥肥的,就只有在豬八戒那里尋找安慰和自尊,加上老豬又特別會說話,唐僧特別喜歡八戒。老豬最後簡直就成了唐僧的心情坐標,豬八戒說什麼他就信什麼,豬八戒不高興他也把臉沉住。那次在車遲國,孫猴子和羊力賭賽洗油鍋澡。老豬看得猴子在油鍋里洗的開心,也感嘆了兩句。誰曾想三藏看見八戒如此,居然也興致勃勃的看著孫悟空在油鍋里打轉,臉上樂開了花。 

  總結唐三藏取經的理念:未碰上妖怪的時候,猴子的話是怎麼也不對的,老豬的話是死也要聽的;被妖怪捉住的時候,猴子的話都是靈的,老豬也是有苦衷的;脫險的時候,猴子的功勞是最小的,八戒的功勞是最大的;犯錯誤起爭執的時候,緊箍咒是肯定要念的,八戒是一定要讓他吃飽的。 

  初步懷疑唐僧官迷,他知道豬八戒早先在天上是個元帥,好歹比那猴子那個弼馬溫強到哪里去了。 

TOP2 豬八戒  幽默指數:10

  豬八戒不僅僅能吃會說,他老兄的幽默細胞實在發達。八戒那副尊容已經足夠笑星資格了,說出來的話更是笑死一籮筐不償命那種。偶無法找到任何語言來形容老豬的幽默感,那是老豬與生俱來的天性,沒有半分做作。此處唯有以原文說話,以下是摘錄的西遊記豬八戒語言錄,特此整理十二條,權當月月紅,與諸君共賞之:

1、那怪聞得這個名頭,就有三分害怕道:“既是這等說,我去了罷,兩口子做不成了。”行者道:“你怎的就去?”那怪道:“你不知道,那鬧天宮的弼馬溫,有些本事,只恐我弄他不過,低了名頭,不象模樣。”

2、八戒在旁邊道:“師父、師兄,你們不要便罷,我與他家做了這幾年女婿,就是挂腳糧也該三石哩。丈人啊,我的直裰,昨晚被師兄扯破了,與我一件青錦袈裟;鞋子綻了,與我一雙好新鞋子。”高老聞言,不敢不與,隨買一雙新鞋,將一領褊衫,換下舊時衣物。那八戒搖搖擺擺,對高老唱個喏道:“上復丈母、大姨、二姨並姨夫、姑舅諸親,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辭,休怪。丈人啊,你還好生看待我渾家,只怕我們取不成經時,好來還俗,照舊與你做女婿過活。”

3、正說處,又見兒子拿將飯來,擺在桌上,道聲“請齋。”三藏就合掌諷起齋經,八戒早已吞了一碗。長老的幾句經還未了,那呆子又吃彀三碗。行者道:“這個瑢糠,好道撞著餓鬼了!”那老王倒也知趣,見他吃得快,道:“這個長老,想著實餓了,快添飯來。”那呆子真個食腸大,看他不抬頭,一連就吃有十數碗。三藏、行者俱各吃不上兩碗,呆子不住,便還吃哩。老王道:“倉卒無肴,不敢苦勸,請再進一筋。”三藏、行者俱道:“彀了。”八戒道:“老兒滴答什麼,誰和你發課,說什麼五爻六爻!有飯只管添將來就是。”呆子一頓,把他一家子飯都吃得罄盡,還只說才得半飽。

4、那老者道:“善哉,善哉!你這個長老,小小的年紀,怎麼說謊?那黃風大聖風最利害。他那風,比不得什麼春秋風、松竹風與那東西南北風。”八戒道:“想必是夾腦風、羊耳風、大麻風、偏正頭風?”

5、那呆子道:“胡說,胡說!大家都有此心,獨拿老豬出醜。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餓鬼。那個不要如此?都這們扭扭捏捏的拿班兒,把好事都弄得裂了。這如今茶水不得見面,燈火也無人管,雖熬了這一夜,但那匹馬明日又要馱人,又要走路。再若餓上這一夜,只好剝皮罷了。你們坐著,等老豬去放放馬來。”八戒道:“你看娘說的話。那個沒有三房四妾?就再多幾個,你女婿也笑納了。我幼年間,也曾學得個熬戰之法,管情一個個伏侍得他歡喜。”

6、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卻白著眼胡賴,向行者、沙僧道:“你兩個吃的是什麼?”沙僧道:“人參果。”八戒道:“什麼味道?”行者道:“悟凈,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們細嚼細咽,嘗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哥啊,為人為徹。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八戒道:“阿彌陀佛!既是偷了四個,怎麼只拿出三個來分,預先就打起一個偏手?”那呆子倒轉胡嚷。

7、那八戒就趁腳兒蹺道:“你這個童兒,年幼不知事體,就來亂罵,白口咀咒,枉賴了我們也!不當人子!”八戒笑道:“這童子差了。你這里風俗不好,卻怎的關了門里吃飯?”

8、八戒聞言,滿心歡喜,急抽身,就跑了個豬顛風,報與三藏道:“師父!吉人自有天報!師父餓了,教師兄去化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兒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墜。你看那不是個齋僧的來了?”

9、那大聖在柱根下爬蹉,忽驚動八戒。那呆子吊在梁上,哈哈的笑道:“哥哥啊,耳朵吃不成了!”行者道:“呆子,可吊得自在麼?我如今就出去,管情救了你們。”八戒道:“不羞,不羞!本身難脫,還想救人,罷,罷,罷!師徒們都在一處死了,好到陰司里問路!”行者道:“不要胡說!你看我出去。”八戒道:“我看你怎麼出去。”

10、那八戒見人散了,對行者道:“我們家去罷。”行者道:“你家在那里?”八戒道:“往老陳家睡覺去。”行者道:“呆子又亂談了,既允了他,須與他了這願心才是哩。”八戒道:“你倒不是呆子,反說我是呆子!只哄他耍耍便罷,怎麼就與他祭賽,當起真來!”行者道:“莫胡說,為人為徹,一定等那大王來吃了,才是個全始全終;不然,又教他降災貽害,反為不美。”正說間,只聽得呼呼風響。八戒道:“不好了!風響是那話兒來了!”行者只叫:“莫言語,等我答應。”那怪物攔住廟門問道:“今年祭祀的是那家?”行者笑吟吟的答道:“承下問,莊頭是陳澄、陳清家。”那怪聞答,心中疑似道:“這童男膽大,言談伶俐,常來供養受用的,問一聲不言語,再問聲,唬了魂,用手去捉,已是死人。怎麼今日這童男善能應對?”怪物不敢來拿,又問:“童男女叫甚名字?”行者笑道:“童男陳關保,童女一秤金。”怪物道:“這祭賽乃上年舊規,如今供獻我,當吃你。”行者道:“不敢抗拒,請自在受用。”怪物聽說,又不敢動手,攔住門喝道:“你莫頂嘴!我常年先吃童男,今年倒要先吃童女!”八戒慌了道:“大王還照舊罷,不要吃壞例子。”

11、八戒聞言大怒,舉釘鈀當面罵道:“我把你這血皮脹的遭瘟!你怎敢變作你祖宗的模樣,騙我師兄,使我兄弟不睦!”你看他沒頭沒臉的使釘鈀亂築,那牛王一則是與行者鬥了一日,力倦神疲;二則是見八戒的釘鈀兇猛,遮架不住,敗陣就走。

12、止有本山土地,押著羅剎女,在旁伺候。行者道:“那羅剎,你不走路,還立在此等甚?”羅剎跪道:“萬望大聖垂慈,將扇子還了我罷。”八戒喝道:“潑賤人,不知高低!饒了你的性命就彀了,還要討什麼扇子,我們拿過山去,不會賣錢買點心吃?費了這許多精神力氣,又肯與你!雨蒙蒙的,還不回去哩!”

.... ......

TOP1 吳承恩 幽默指數:10+++

  老吳是作者,上面所有人的性格和語言都是他刻畫出來的,其幽默就不用多說了。這里談談西遊記的作者,其實老吳也不容易,直到1980年之後其西遊記作者地位才無可辯駁。之前有說丘處機的,有說明朝“清詞宰相”李春芳的,最後還是經過無數學者論證老吳才是正宗的西遊記掌門人。經由老吳的重新構思、組織和編寫,較之此前流傳的傳記、傳說、故事、評話,小說《西遊記》不僅內容大大豐富,故事情節更加完整嚴謹,而且人物塑造更加鮮活、豐滿,想象更加多姿多彩,語言也樸實、通達。更為重要的是,《西遊記》在思想境界、藝術境界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謂集大成者,必大幽默乎?吳承恩乃真正的幽默大師。

  (來源:騰訊網)

編輯:蒲蒲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