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交流-國共兩黨基層交流正式啟動-相關報道
 
 
赴臺大熊貓繁殖飼養不是問題 娘家人可望赴臺交流(圖)

  時間:2005-08-28 15:44    來源:     
 
    中國臺灣網8月27日消息  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的向臺灣同胞贈送大熊貓座談會,在在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主要就大熊貓在臺灣的生活條件,飼養技術、疾病預防和治療、日常生活和保育工作等事項,贈臺大熊貓與大陸大熊貓種群的溝通機制,以及大熊貓進入臺灣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進行了熱烈討論。大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都表示樂見大熊貓早日落戶寶島。

  臺北市動物園園長陳寶忠先生說,大熊貓赴臺是一很復雜的事情,洪文棟理事長十幾年前就開始準備,先後派人到北京、美國、日本見習訓練。我們現正在興建大熊貓館,已經完成了41%建築工程,估計明年初夏熊貓館就可完成。剛才聽完兩位專家的介紹,我非常佩服大陸專家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相信在大陸專家的協助下,我們對大熊貓的飼養和繁殖都將不是問題。臺北市動物園擁有面積165公頃,被一些國家的動物園園長譽為世界十大動物園之一。員工300多位,其中6位博士,8位在讀博士,20多位碩士,還有很多的研究室,包括動物心理方面的、行為方面的、形態方面的、動物營養方面的研究室,主要和臺灣頂尖的大學合作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所以我們非常有信心飼養好赴臺大熊貓。同時非常期望兩岸專家密能夠切合作,讓兩岸大熊貓保育工作、研究工作、教育工作方面更廣更深地交流。

  臺灣大學森林係教授袁孝維女士表示,在臺灣目前有能力讓赴臺大熊貓安身立命的,個人認為應該是臺北市動物園,他們在硬件軟件方面都做了非常周圓的準備。未來,我們應該建立和臥龍合作研究的計劃方案,在大熊貓研究、保育等相關方面實現互動。這樣,可以說服臺灣社會一些不同聲音的人,他們會比較容易接受:大熊貓赴臺不僅可以娛樂臺灣民眾,還有這種研究和保育方面交流的功效。

  張和民教授表示,我們做為贈臺大熊貓的娘家人,為了讓大熊貓在臺灣能夠生活的更好,希望能夠在大熊貓赴臺前過去臺灣進行交流。因為在熊貓館的建設方面有一些非常細致的要求,希望能夠到臺灣實地考察並給一些具體合理的指導,避免一些小地方的疏忽。我們可以毫無保留將我們飼養繁殖大熊貓的經驗和臺灣的同行交流,爭取讓臺灣同行養好大熊貓,並能夠繁殖大熊貓。洪文棟理事長聽後表示,臺北市動物園的熊貓館目前已經完成41%建築規模,在很快的未來我們將邀請各位專家到臺灣實地考察,給我們一些科學的建議!

  研討結束後,臺灣專家團一行為表達對大陸同胞贈送臺灣同胞一對大熊貓的厚誼的感激,和對臥龍大熊貓專家工作的敬意,特別向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捐贈了一萬元美金。並向國臺辦、國家林業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各贈送了一面錦旗。

  此次座談會到此取得圓滿的結束。(李小輝)



臺北動物園園長陳寶忠發言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王鵬彥發言



臺灣專家團向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捐贈一萬美金



臺灣專家團向國家林業局贈送錦旗



臺灣專家向國臺辦贈送錦旗



臺灣專家向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贈送錦旗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