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是粵臺合作歷史上值得濃墨重彩書寫的一頁。以“合作之旅、鄉情之旅”為主題的“臺灣 廣東周”活動開幕式在臺北市正式拉開帷幕,商品採購、旅遊合作、經貿合作、農業合作、文化交流、宣介廣州亞運會等多場粵臺經貿文化合作交流的重頭戲全面展開,據初步統計,到目前為止,已共達成各類採購和投資金額60多億美元,粵臺雙方共簽訂各類框架合作協議、意向書和備忘錄40多個。粵臺合作由此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廣東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血緣相通、文緣相連、商緣相生,在兩岸文化經貿交流與合作中具有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臺灣有400多萬同胞祖籍地在廣東,歷史交往密切,臺灣文化中早已融入了嶺南文化的元素;每年有300多萬人次的臺胞經廣東口岸進出大陸,廣東是臺灣同胞往來祖國大陸的主要通道;廣東也是祖國大陸赴臺旅遊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去年赴臺旅遊人數佔大陸的1/5;粵臺經貿關係密切,兩地之間的貿易佔祖國大陸與臺港貿易的1/3,臺資還是我省僅次於港資的第二大外資來源地。粵臺交流的日益頻繁,合作的不斷深入,促進了兩地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給兩地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今年6月29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簽署,開創了兩岸經貿合作關係的新時代。《框架協議》規定,為促進兩岸雙向投資,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和産業交流與合作,大陸將降低539種臺灣商品關稅,臺灣將降低267種大陸商品關稅。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ECFA的框架下,臺灣的金融業、教育産業、文化創意産業等現代服務業進入祖國大陸特別是廣東市場的門檻大為降低,獲得了投資大陸特別是投資廣東、拓展發展新空間的大好契機。可以預期,臺灣現代服務業加快進入廣東的步伐,不僅能更好地為早已大規模進入廣東的臺資製造業提供更貼身更高效的服務,也將助推廣東産業的轉型升級。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廣東人敏銳地抓住了全新的歷史機遇,在ECFA簽訂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本著加強粵臺合作、增進同胞情誼、促進互惠互利、實現共同發展的目的,迅速地組織了規模高達1000多人的“廣東省經貿文化交流團”來到寶島,以“合作之旅、鄉情之旅”為主題,舉辦“臺灣 廣東周”活動。60多億美元的投資與採購金額,創下了近兩年來大陸各省市赴臺開展經貿合作簽約額的新高;40多個各類框架合作協議、意向書和備忘錄,涵蓋了金融、文化、旅遊、科技、環境保護、教育、民間合作等各個領域,表明粵臺雙方合作已經從單純的經濟合作走向全方位合作。
在當今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與經濟全球化並行的發展趨勢,兩岸經貿合作關係不斷深化的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阻擋。我們相信:以“臺灣 廣東周”活動為契機,在兩地同胞共同努力下,粵臺交流合作一定能不斷取得新的更好成效,攜手迎來持續繁榮發展的美好明天,造福兩地廣大民眾,為中華民族的團結、進步和昌盛作出新貢獻。(鄧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