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閉幕的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以其“網絡媒體業界最高層次、最具影響力年度盛會”的特點備受各方關注。如何“同築安全互聯網,共建和諧e世界”?許多與會人士不約而同提到了“社會責任感”。的確,互聯網正日益深入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網絡安全是一項牽涉到政府、媒體、網民以及國際合作的復雜工程;因此,打造安全互聯網絕不只是媒體一方的事,它需要調動全社會的參與,需要社會各界樹立並擔負起屬于自己的那份責任。
論壇開幕式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的講話即以《網絡媒體要擔負起維護網絡安全的責任》為題,他指出,網絡媒體必須適應形勢的新變化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網絡建設、發展、管理的方針政策和重要部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從國家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高度,積極應對網絡安全的挑戰。這可謂對網絡媒體如何落實責任提出了具體要求。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顧勇華說,當今社會,網絡媒體對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輻射日益加強,對人們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日益深入。因此,對網絡媒體來說,樹立和秉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表示,面對不斷發展的互聯網技術給安全管理帶來的挑戰,需要網絡從業者積極適應形勢發展,提高網絡安全意識,不斷創新管理,認真履行社會責任。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助理龍明彪指出,網絡媒體應增強社會責任,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讓蓬勃向上、積極健康的內容佔據網上主流。
從以上人士的發言中我們不難看到,正以超出人們想像的速度發展著的中國互聯網,在讓人們享受便利的同時,也打開了它的“潘多拉”魔盒——信息污染、網絡欺詐、病毒侵襲、黑客攻擊……構建安全、健康、可信的網絡環境已是十分迫切,樹立“社會責任感”或許不是解決問題的決定性因素,但卻絕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首先,網絡安全需要領導,如何改善網絡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網絡安全防禦能力,是政府的責任。在之前“摸著石頭過河”的多年里,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政府一直在為構築網絡安全不懈努力,一係列法規和條例接連頒布實施、與網絡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日益健全,一套處理網絡安全緊急事件的應急響應體係也逐漸形成,這些,都是我國構建安全互聯網的指路燈。
其次,作為當今信息社會的重要基石,網絡媒體成為保證網絡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必須承擔起“安全責任起點”的職責。如何應對部分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網絡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弱的現狀,如何引導網民樹立誠信上網、講求信用等良好風尚,如何在賺取網民眼球與履行社會責任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都是擺在網絡媒體面前的重要課題。正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說的:網絡媒體的信息流動是否安全,不僅關係到網絡媒體的形象和聲譽,而且關係到互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維護網絡安全正是為了推動網絡媒體和互聯網更好地發展。
最後,另一個強大的網絡參與群體——廣大網民也是保障網絡安全的重要力量。安全互聯網需要所有網民遵守行為規范,需要所有網民都做一個有道德、有品味、講文明、講禮貌的人,需要所有網民都擔起社會責任、充當媒體的輿論監督者,和互聯網業者並肩作戰,如此,每個人才能在網絡中“安居樂業”。
新華網副總裁魏紫川認為,目前我國互聯網應用已從生活娛樂逐步向社會經濟領域滲透,如何在“可用”的基礎之上構建“可信”的網絡環境是未來的必然趨勢;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以“同築安全互聯網 共建和諧E世界”為主題,無疑是對社會關切的積極回應。總之,“網絡問題社會化、社會問題網絡化”的現實,更加離不開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參與。我們相信,只要每個組織、每個個人,都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安全互聯網”的目標必不遠矣。(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