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共建安全和諧互聯網 網絡媒體論壇匯聚真知灼見

時間:2009-11-24 15:10   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今天開幕。(中國臺灣網 發)


  中國臺灣網11月24日廈門消息 在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互聯網違法與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及中國移動主要負責人分別就“網絡媒體全球化”、“網絡信息安全”、“網絡電視臺建設”、“凈化網絡環境”、“手機新媒體發展”等內容作專題演講,向與會嘉賓介紹業務經驗,為建設更為安全與和諧的互聯網環境出謀劃策。

  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重要且緊迫

  根據前不久的有關調查,在我國3.38億網民中,青少年網民達1.75億,而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直接誘因67%以上與網絡有關係。互聯網違法與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任、中國網執行總裁李家明向與會嘉賓介紹了舉報中心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活動的情況。

  李家明在演講中指出,低俗信息近年來借助互聯網快速發展大行其道,這些信息大肆傳播毒化社會風氣,損害廣大網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網民身心健康,違背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極具重要性和緊迫性。

  據李家明介紹,目前專項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網上傳播低俗信息的現象得到了明顯遏制,但網絡低俗內容仍然沒有得到根除,與社會各界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他表示,舉報中心將把專項行動繼續開展下去,希望網絡界同仁積極配合,共同促進我國互聯網產業良性發展。

  推動報網互動與融合 增強核心競爭力

  依托《人民日報》採編資源的人民網,一直以新聞報道的權威性與有深度為網友稱道。人民網總裁何加正從推動報網融合,增強核心競爭力的角度,分享了人民網內容建設的經驗。

  何加正介紹說,“一網兩報”的互動與融合是人民網內容建設的核心,人民網與《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共同策劃,共享資源,在報網採編一體化的新聞報道生態中,將平面媒體立體化,以權威、準確、獨家作為核心競爭力,致力于打造放心網、滿意網、和諧網。同時,人民網還建立了從上而下的協調機制,全力推進報網互動融合和自下而上的聯係機制,各個擊破報網融合難點。

  何加正引用了大量報道活動作為分析案例,讓與會嘉賓對“報網互動融合”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提高網絡媒體可信度 注重新聞報道安全

  新華網副總裁魏紫川認為,目前我國互聯網應用已經從生活娛樂逐步向社會經濟領域滲透,網民對網絡信任和安全的要求也日漸提高。如何在“可用”的基礎之上,構建“可信”的網絡環境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而本次論壇以“同築安全互聯網 共建和諧E世界”為主題,無疑是對社會關切的積極回應。

  魏紫川介紹了新華網12年來在內容安全和技術安全方面的經驗,他提出的網絡媒體在網絡安全中更需注重新聞報道安全的觀點,贏得網媒同行的一致讚同。

  融合各媒體特色 打造立體傳播平臺

  作為中央電視臺的新媒體平臺,央視網正在打造一個以互動為基礎、以視頻為核心、融合網絡特色與電視特色于一體的全球化、多語種、多渠道、多終端的立體傳播平臺,意在運用最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網絡視頻節目的無國界、無障礙的全覆蓋,以向全球網民傳播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分享中國的發展與進步。這個平臺,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國家網絡電視臺”。

  據央視網副總經理問永剛介紹,到目前為止,央視網已經擁有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公交車載電視和IP電視四大播出平臺,成為各類重大活動的網絡傳播核心平臺,“國家網絡電視臺”的建設正在逐步完善。

  問永剛同時強調,互聯網的規則就是合作、共享、共贏。國家網絡電視臺首先是一個公共平臺,歡迎業界廣大同仁參與進來,以自身的技術、內容、數據等各種優勢資源為廣大網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相信參與各方,都能通過參與這個平臺而獲益匪淺。

  無線新媒體不良信息的管理任重道遠

  隨著手機的高普及率和隨時隨地隨身的特性,這一“個人通信終端”逐漸演變成為新的“媒體終端”,被人們稱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之後的“第五媒體”。但是,由于手機的快速傳播和用戶自行創作的特點,使得信息傳播范圍能夠在短時間內速擴大,信息管理的難度大大加強。中國移動數據部個人產品中心副主任胡怡,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中國移動在手機這一無線新媒體信息管理方面的經驗。

  胡怡表示,運營商在新媒體發展中,除承載了傳統的通信服務職責外,還要承擔起杜絕不良信息傳播的職責。無線互聯網作為互聯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放、共享的特性,使得打擊網絡淫穢色情行動任重道遠。中國移動將秉承高度的企業責任感,責無旁貸地協同社會各界力量群防群治,打造快捷有效的聯動機制,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六位嘉賓深入淺出的案例分析與經驗分享,讓與會嘉賓頗受啟發,嘉賓們紛紛表示,網絡媒體在當今社會信息傳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維護網絡環境的健康、網絡信息的安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也希望今後能夠多一些類似的交流機會。(記者 張弛)

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