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社武漢二月二十三日電 (徐金波 裴高才)“雖然打破海峽兩岸五十六年堅冰的首航只有八十三分鐘,但搭乘包機的種種情形,卻令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儘管備受兩岸同胞關注的春節包機已圓滿結束,今日返鄉的武漢黃陂籍臺胞李宏良先生提起首航之旅還激動異常。
李宏良祖籍武漢黃陂,係臺灣桃園機場退休職工。近年來,年逾古稀的他,每年要在黃陂老家生活九個月,在臺灣居住三個月。李先生的個人經歷與兩岸關係頗具機緣,他總共見證或親歷了海峽兩岸的五次破冰之旅,且成為兩岸解凍後的受益者之一。
據介紹,一九八七年十一月,臺灣首次開放赴大陸探親時,他就在桃園機場組織了義工歡送臺灣老兵返鄉探親;李先生第二次見證兩岸破冰之旅,是一九八八年在桃園機場歡迎胡秋原首訪大陸返臺;一九九八年十月中旬,李先生因公到香港,正好與首訪大陸、前往上海舉行第二次“汪辜會談”的辜振甫同機;他見證的第四次破冰之旅是二00三年一月兩岸單向春節包機,這也是他第一次坐臺灣飛機回大陸過年。
當然,他見證的第五次破冰之旅是今年春節,而且還是親歷。二十日晚,李宏良從臺北桃園機場,搭乘海南航空公司的HU七九五二號航班——二00五年海峽兩岸臺商春節包機最後一個班次,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當他走入機場候機大廳時,具有中國新年特色的彩旗、綵球、福字、金雞、財神等暖色裝飾,熱情洋溢的歡迎儀式,讓他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
李宏良説,作為一個古稀老人,他非常有幸,既經歷了兩岸八十三分鐘的首航,又搭上今年包機的“末班車”。特別是那趟五十六年來的破冰之旅,更令他刻骨銘心、終身難忘。
一月二十九日早上五點,李宏良準時進入廣州白雲機場候機樓,踏上海峽兩岸首次“雙向對飛”的首趟航班。在辦理手續時,李先生與所有旅客一樣,都收到機場工作人員贈送的紅色百合花和中國結,令現場旅客顯得驚喜異常,他們紛紛把中國結別在隨身的包上。
隆重的首航儀式過後,七點五十五分,編號為B二0五五的南航波音七七七飛機關閉艙門。八點零五分,班机編號為CZ三0九七的南航班機率先衝向藍天,載著廣州—臺北首航的二百三十四名旅客順利起飛前往臺北。飛機起飛不久,機上工作人員就用普通話、英語和閩南話播放了歡迎詞。閩南話的歡迎詞一播出,馬上引起了客艙裏的第一陣掌聲。
八點四十七分,CZ三0九七航班離開香港的飛行情報區,進入臺灣飛行情報區。此時,機長通過廣播,把飛機所處位置告訴了旅客,引起客艙裏的第二陣掌聲。當飛機進入臺北機場區域時,臺灣指揮人員向機組人員發出問候:“臺北歡迎你們!”飛行員頓感親切,回答:“您好,節日快樂!”
這架五十六年來第一次降落臺北機場的大陸航班,受到了臺北指揮臺的特別禮遇。當班機準備降落機場時,指揮塔臺向機場內其他準備降落的飛機發出指令:“大陸的第一架客機第一次降落臺北,請您延遲降落時間並在空中等待。”並要求其他航班的機組人員,向機上的旅客知會這一隆重的事件。
九點二十八分,執行首航任務的南航波音七七七飛機順利降落臺北機場,當旅客知道飛機已經平安降落在臺北機場時,客艙裏響起了第三次掌聲,為這次具有特殊意義的飛行發出感謝和祝賀。
李先生説:“此次飛行雖然只用了八十三分鐘,但這八十三分鐘卻意義非凡,用一句話來説,就是其打破了兩岸航空業阻隔五十六年的堅冰。”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