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交流-關注臺商春節包機 共盼兩岸早日三通-民間聲音 
alt alt alt
alt
  首頁-專題-交流-關注臺商春節包機 共盼兩岸早日三通-民間聲音
 
 
 
2005年1月29日9:28這一刻,我們等了好久

  時間:2005-02-01 14:30    來源:     
 
    2005年1月29日上午9時28分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由廣州起飛的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春節包機降落于桃園中正機場。當這架載著234位臺商的民航客機,緩緩滑行接近停機坪的時候,千千萬萬的臺灣民眾,在家中的電視機前見到駕駛艙的窗戶搖開了,駕駛員探出頭揮手打招呼。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友善致意,卻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心中一揪。56年的隔絕,一揮手,像是恩仇泯滅,盡棄前嫌。

  參與創造歷史的人們更加激動。臺商劉正芳説:“當這班飛機在臺灣落地的那一刻,全機響起如雷的掌聲,一路滑到停機坪掌聲都未曾停歇!”劉正芳説到此處,忍不住揮淚。他十多年來奔波于兩岸之間,一剎那,所有的辛酸都涌上來了,久久不能自已。

  第二天的各大報紙,大篇幅極詳盡地報道了每班包機的種種情況。《中國時報》在顯著的位置有一個醒目的標題:“兩岸對飛像喝喜酒。”這是引用佛山市臺商協會副會長潘家良的話,他説:“56年來第一次,很有紀念意義的歷史時刻,我懷著喝喜酒的心情來的,我準備當天去,當天再回來。”

  為了見證這一歷史時刻,有140多位臺商和潘先生一樣,都要當日往返廣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百萬台商盼著兩岸直航,如大旱之望雲霓。

  臺灣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有六成三的受訪者贊成兩岸春節包機直航。另外有二成九的民眾不表示意見;表示不太贊成的約佔5.5%,非常不贊成包機直航的受訪者僅有2.6%。

  民進黨執政有年,總算在他們的任內被迫做了一件順從民心的事。

  然而傾向於“獨立”的臺灣媒體,仍然千方百計地散播負面的言論,製造一些不實甚至於荒謬的説法。有的説,直航會衝擊臺灣安全,一架民航機可以掩護數架戰機,突然襲擊臺灣,因此執政者要小心,記取“木馬屠城記”的教訓。要防備大陸“以通促統”的手法,直航的後面隱藏著危機,直航仍然不宜冒進,還需要謹慎評估。又説臺商的利益不等於臺灣的利益。這些説法令人又好氣又好笑,傷透人心。

  首日直航也在桃園機場發生了一些混亂。原來,臺灣“陸委會”規定只准許臺商及其眷屬撘乘包機,“入境”時乘客還要一一核對身份。結果有不少臺商的名字未在電腦中出現,據説是在大陸的臺商協會辦理登記時産生不少疏失,數據不全。有家歸不得,在機場被擋駕的臺商相當惱火。有的甚至於揚言,證件齊全卻不準回家就原機遣返好了。但是也有不具臺商資格的菲傭可以順利過關。當天原本是一個充滿了喜慶歡樂的日子,很遺憾地鬧出了好幾起不愉快的事件。

  還有一位在大陸讀書的臺生,不顧這些無聊的限制,買好機票打算闖關回臺,就想看看“入出境管理局”如何處理?據了解,當天臺灣機場的“入境”管制大致還算寬鬆。

  臺灣的民眾歡慶這歷史的一刻!執政者更當銘記,人民的意願不可阻擋!

  (作者馬康莊 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02月01日 第三版)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