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國際-世界華僑華人反獨促統-傑出華人
 
  傑出華人
 
1000澳元起家 華人企業家闖蕩澳洲買下總理辦公室

  時間:2005-11-15 15:48    來源:     
 
 

  初到墨爾本,他的家當只有1000澳元,幾年後在市中心買下當年霍克總理辦公的整棟大樓——

  北京華僑大廈。澳中集團主席金凱平先生近日與幾位記者暢談海外創業歷程。曾經沖浪商海,搏擊驚濤,卻從他儒雅的敘述中緩緩流淌而過,如靜水深流,波瀾不驚。

  在白人社區開中醫診所

  1987年10月,金凱平懷揣1000澳元赴澳大利亞求學。不久,他與迪肯大學一位教授合作,撰寫兩本關於中國貿易指南的書,當地媒體爭相報道,使他小有名氣。

  但金凱平深知,光有名氣沒有經濟實力不行。資金從哪來?他想到當地不少優秀的中醫師,為留學和移民澳大利亞放棄了在國內所學的專業,正在四處打工。1989年金凱平傾其所有開了一家中醫診所。他打破傳統思維,一反其他中醫只在唐人街開中醫診所的做法,把中醫診所開在白人社區。月底一算賬,結果難以讓他興奮:虧損3000澳元。

  面對殘酷事實,金凱平沒有放棄。他堅信,要讓西方人接受中醫需要時間,自己只能更加努力。他把診所改造成西醫式樣,一進門寬敞舒適,一格格沉悶的藥櫃被移到後面。中醫的療效漸漸得到澳大利亞人的認可。他開了6家診所,收入頗豐。

  吃透洋人地産市場

  有一天在唐人街,金凱平從賣中文報的貨架上看到幾則房産廣告,動了心。當時有AB兩套房供他選擇,都賣12萬澳元,A在他居所附近的老城區,3房1廳,B在40公里外,寬敞許多,他心中暗喜。一個澳洲女孩到他的住所洽談,他毫不猶豫簽了B套。5年後,A升到40萬,他買的B套卻降到10萬澳元。此事給他上了一課:敗在只從居住者的角度,而沒有從投資升值的角度考慮,所以看走眼了。後來,他精心鑽研行情,不再失手。

  1993年,金凱平花100萬澳元在墨爾本買了一塊地,但缺資金和時間去開發它。沒想到兩年後有人找到府來,主動出價200萬。沒費工夫賺了100萬,他慶倖“誤入正途”,迅速把發展目標轉向地産。他做得極靈活極專業,所建立的數據庫,細到某片土地上所有房子10年來的交易價格,加上專業分析,把洋人的市場吃透了。1996年他買下了霍克大樓,很快市值升到2000萬澳元。當年霍克總理辦公的大樓變成了澳中集團的總部,可謂一位窮留學生創下的傳奇。成功後他永不滿足,不斷拓展業務。澳中集團計劃到2010年房地産總投資達到10億至15億澳元。

  用智慧賺外國人的錢

  “我只跟外國人做房地産買賣,不做華人生意。因為跟外國人打交道,我算聰明,跟其他華人比就不一定了。”擔任維州政府民族企業顧問的金凱平認為,海外華人腦子夠用,不必局限于唐人街一隅。所謂主流社會也不神秘,反而有更多商機。

  金凱平説,澳洲地産界講誠信,不能玩空手道,不適合搞“短平快”,在那裏經商關係簡單,應酬不多。關鍵是選準入場時機,而目前地産行情已接近其週期的低點。

  金凱平介紹道,100多平方米一套的住宅,上世紀70年代賣五六萬澳元,現在已達38萬澳元,從長遠看必然升值。澳大利亞不限制外國人買地,又沒有戰爭,社會安定,中國企業要走出國門,這將是一個好選擇。

  在西方,猶太人擁有大片閒置的土地儲備是出了名的,他們只買進,不輕易賣出,爺爺傳孫子。金凱平買霍克大樓時,談判不易,因為原房東就是80歲的猶太人,老人有20個樓盤,要不是兒子不爭氣,當地遺産稅又高,他還不會脫手呢。

  金凱平對猶太商人長線投資地産的思路表示贊同,他希望更多華商借鑒這一點,在海外土地市場開闢屬於華人的天地。(景衛 連天)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