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馬尼拉十一月二十九日電 題:汶菲行足:菲華社會聲譽日隆
記者 余顯倫 關向東
記者一行在菲律賓走訪十天有余,從南部的巴拉望、中部的宿霧,直到北部的首都馬尼拉,所見所聞表明:菲律賓政府及社會各界正給予菲華社會高度認同,而菲華社會也努力從社會、經濟層面,為國家作出貢獻,聲譽日隆。
“菲華社會有‘三件寶’,消防、義診和華校”。十余天前記者從文萊直下菲律賓中部重鎮宿霧,接待記者的宿霧菲華聯誼會理事長何安頓說,“在宿霧都的二百多萬人口中,華人約有百分之二,大多靠做貿易、開工廠為生,生活相對富裕,但是他們不忘回報社會,三件寶就是菲華代代相傳融入社會的法寶。”
次日記者來到名為“奔地”的華人社區,中國駐宿霧領事館、中華學校、宿霧菲華商會、菲華志願防火會、中華醫療中心、崇華醫院等,都在附近。
記者參觀宿霧菲華志願防火會,果見十多輛消防車停在院內,其中有兩部由福建廈門市政府贈送,也有新加坡華人贈送的。
宿霧菲華聯誼會秘書長吳秋霖老先生,在和記者談話期間,手中始終不離對講機,原來六十多歲的他,擔任著菲華志願防火會的總指揮:“當年華人區失火,社會上有人造謠說華人縱火騙保險;為了還菲華清白,半個世紀前成立的菲華志願防火隊,所有消防人員都是接受過訓練的華人子弟,城中一旦有火警即刻出發免費施救,不分是否華人區,二十四小時值班,有時速度快過政府消防隊,信譽很高。”
又參觀了“崇華醫院”,了解到這座已有九十五年歷史的華人醫院,如今已是佔地一萬平米,建築面積四萬平米的綜合全科醫院,單是挂牌醫生即有五百人,可以做心臟搭橋、換腎等高難手術。
恰遇醫院進行義診,在新建成不久的住院部新大樓低層,有近百位菲律賓人在排隊輪候。醫院董事長吳清流先生告訴記者,醫院每年定期舉辦義診,對象是患有重病的菲律賓窮苦人,每次一百個名額,全由宿霧政府社會福利署提供名單,醫院有一筆基金幫助病患免費手術,每年大約支出百萬比索。
在菲期間,無論是親睹菲律賓眾議長黎敏尼舍,參加由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和平統一亞洲論壇”並致詞,還是接觸普通菲律賓青年知識人士、西班牙後裔,記者體會到的一個事實是:菲華勤奮努力在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獲得了菲律賓其他族群的廣泛認同,對控股菲航的陳永栽、船運大王吳玉樹等華商,菲人不無耳熟能詳;而中國的崛起,更給菲華社會立足主流社會,提供了強大的後盾。
離菲前夕,記者一行在馬尼拉拜會了全菲最大的商聯會--菲華商聯總會。
今年四月履新的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蔡聰妙介紹說,最初創會宗旨是凝聚華人社會力量,維護華人社會合法權益,此後從關注社會福利事業角度融入菲律賓社會。
菲華商聯總會從六十年代發起的“捐建農村校舍”方案,迄今已經在全菲律賓捐建三千二百座校舍,該方案仍在持續進行,此舉對協助菲律賓發展鄉村教育貢獻頗大。
由于菲華商聯總會承建“農村校舍”成本低、效率高,菲律賓前任與現任兩位女總統均從總統特別基金中撥出巨款,請菲華商聯總會代建“農村校舍”;菲律賓參議長、國會議員也紛紛跟進;連勞工部、教育部、外交部都將海外對教育的捐助,轉請菲華商總代辦。這種官助民辦的方式甚至得到聯合國的重視,對提高菲華融入主流社會,起到了關鍵作用。
菲華商聯總會屬下的分支機構,在各地組建的菲華志願防火隊、義診等,也都成為菲華推動社會福利業的重要一環。
蔡聰妙表示,菲華商聯總會未來將進一步推動菲華與主流社會的融合,支持總統領導下的政府反貪污,打擊罪惡,整頓治安,推銷國貨,扶助貧困,振興經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