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在我國有“狻猊”、“白澤”之稱,其力大無比,吼聲若雷,驚天動地,被譽為“百獸之王”。《潛研堂類書》:“獅子為獸中之王,故古代常用以鎮山門、鎮墓、護法、辟邪。”在古代戰爭中,人們把獅子奉為“勝利之神”。在民間,獅子是勇武、強大和吉祥的化身,人們把它作為圖騰,與龍鳳攀附在一起,視為威震八方的“祥瑞之獸”。因此,民間建築裝飾中,門獅、門枕石、柱礎以及橋梁、欄杆、屋頂、影壁上無處不見獅子的形象,來驅魔避邪,祈求和平安寧。
石獅在我國古代帝王將相宮殿、府衙門前是不可缺少的陳列物。它既表示王權的神聖,又可顯示主人身份的高貴。所立的獅子有著嚴格的區別,即根據主人的身份而定,且雕刻的形態也不同,但都是成雙成對的。雄獅居左,左蹄踏一個球,俗稱“獅子滾繡球”,象徵著威力、權力和統一寰宇。雌獅居右,右腳踏一個小獅子,俗稱“太師少師”,象徵著職位高升、子嗣昌盛之意。此外,獅子頭上疙瘩的多少也有十分講究的,凡一品官員府第前獅子的頭上有十三個螺旋狀卷毛,人稱“十三太保”。而官減一品就要減少一個卷毛,七品以下官員府第前不能陳列獅子。
獅子底座花紋的雕刻也是很有學問的。其正面雕刻瓶、盤和三支戟,象徵著“平升三級”;右面刻著牡丹和松柏,象徵著“富貴長春”;左面刻的是“文房四寶”,象徵著“文采風流”;背面則刻上“八卦太極圖”,象徵著“鎮妖驅邪”。
在民間流傳的獅的造型特徵是:“眼如銅鈴方寬口,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慈眉善目笑顏開。”民間畫獅的口訣有“龍愁、鳳喜、獅笑”,而臺灣則是“啼龍、哭鳳、笑獅”,兩岸獅的造型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臺灣關帝祖廟發祥地的東山關帝廟有著6對惟妙惟肖的石獅。太子亭兩側,踞立一對清代以梁山青石雕刻的石獅,雄獅張口含珠,雌獅慈眸抱雛。雕刻工藝精細,形象包含真善美。廟前一對也為清代所雕,形態嬌憨可愛,神威內含,有愉悅迎賓之態。而廟埕中的一對則是關帝廟最早的石獅,其雕工簡約,造型玩稚而又威猛,但兩獅前腿皆斷,相傳因偷吃百姓薯糧,被關帝責而砍之。其餘3對均為現代青石雕,係臺灣關帝廟和臺胞所贈。
在臺灣保生大帝開基祖廟、龍海白礁慈濟宮正殿前的天井,設一高大的戲臺,戲臺上一隻威猛雄駿獨腳踞立的石獅,右腳高懸,腳底刻著吳夲印鑒,稱“國母獅”。相傳明永樂十七年,皇后病重,四處求醫。吳夲徒弟的後裔根據先師傳下的秘方,治愈皇后的病。明成祖遂封吳夲為“萬壽無極保生大帝”,皇后也欣然特賜此獅。
臺灣的石獅,與閩南同宗同源。清代臺灣的石獅用材多為閩南惠安上等青鬥石,質地堅硬細緻光滑,雕成後從閩南海運至臺灣。隨著閩南移民渡臺後,石獅的雕刻和造型藝術也隨之傳至臺灣。在臺南及金門地區,石獅又被稱為“瓦將軍”、“風獅爺”。風獅爺是金門地區的庶物崇拜,因金門東北季風強勁,故民間于村落內設置風獅爺避風煞,以抵擋兇煞入侵,庇祐村民安寧。《金門縣誌》“浯地苦風,村落多在藏風處,其當風路口,每見有石刻巨獸,作猿狻張口人立狀,俗稱風獅,雲可擋風,有風患者,村落每致遷移,如李洋西洪,為昔村落,今漸荒蕪”。風獅爺的造型,身如人形、獅頭,雙眼突出,鼻翼大,口大微張露犬齒,以葫蘆象徵生命的源頭。
獅在我國文化中對民俗産生著巨大的影響,對民間建築、民間造型藝術、民間表演藝術、民間娛樂、民間文學等産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獅的形象歷來作為民間雕刻藝術的重要題材而長盛不衰。石獅是中國傳統雕塑藝術中的瑰寶,隨著我國石雕藝術的日益提高,雕刻技藝更加高超,藝人們運用擬人化的造型手法,使石獅藝術造型更加完美,賦予更加活潑可愛的藝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