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族譜鉤沉

莆田姓氏排行榜:陳胡何姓最早入莆 堂號響噹噹

2012-07-27 17:25     來源:東南網-海峽都市報     編輯:普燕

  

  各姓氏為紀念先祖建了許多祖祠,圖為林氏九牧祖祠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7月26日訊(記者 黃淩燕 文/圖) “莆田到底有多少個姓氏?”“這些姓氏人口是從哪來的?”本報7月18日P1版《莆田版“百科全書”問世》引起關注,有熱心市民撥打本報968111,要求了解更多莆田姓氏方面的故事。

  記者連日來多方採訪,挖掘出莆田姓氏的一些趣聞。

  52個姓人口超萬

  記者從莆田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了解到,1000多年來,莆仙人繁衍至今,境內有310.26萬人口,播遷海外和港澳臺同胞有70多萬人,共計530多個姓氏。莆田市姓氏研究會秘書長林春德告訴記者,早在漢代,陳、胡、何姓人口開始入莆,陳氏來到九華山,胡氏來到壺公山,何氏來到九鯉湖,他們是最早入莆的三姓。據莆田市公安局戶籍部門統計,莆田陳姓48萬人,林姓44萬人,黃姓22萬人,三姓總人口占全市30%,鄭、吳、李、張、蔡等姓人口均超過10萬人,全市有52個姓氏人口超萬,110個姓氏人口達千人,420多個姓人口在千人以下。

  曾是移民轉机站

  《莆田市姓氏志》編輯部副編輯蔡慶發為了編書,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他告訴記者,中原漢人入莆後,部分住民又往外遷徙,歷史上莆仙被稱為河洛移民轉机站。自唐代起就有陳、林、李、孫等姓外徙,以後每個時期都有。

  浙江省玉環縣有以莆田命名的大莆田村和小莆田村。廣東潮汕地區自稱“福佬”,他們的祖先來自莆田,海南省瓊海蔡氏是南宋仙邑主簿出身的閣門綱使蔡成,當時遭奸臣陷害被貶海南後開族,至今後裔已有9萬多人。

  莆田還有遷居臺灣地區的,大部分為因軍事渡臺,他們遷臺時間早,多為從事手工業。臺灣屏東縣萬州、興全、興安裏是興化人最早渡臺居住地,鹿港還有一條興化街,他們自稱先祖是莆田人。明末鄭成功收復臺灣,清初施瑯平定臺灣,也有不少莆仙人落戶臺灣。當今臺灣人口前九大姓氏,也是莆田的前九大姓氏。臺灣民間組織“莆仙同鄉會”、“興安會館”等均是莆仙遷臺後裔組織的。

  莆仙人的足跡遍佈全球。林春德至今還記得2001年姓氏研究會剛剛成立,新加坡3位林姓代表前來尋根問祖,他們自稱是莆田九牧後代。第二年,這3位新加坡人帶領150多名後人來拜祖,受到市政府的接待。

  大姓“堂號”響噹噹

  林春德告訴記者,姓氏文化中,還有郡望和堂號之説。那是因為南徙的漢人誰也不願忘記自己祖先及其祖居地。他們定居後,首先顯示自己的門閥,像林氏的晉江郡、黃氏江夏郡、蔡氏濟陽郡等。

  堂號是伴隨著郡望發展、演變與分化産生的。林春德説,堂號蘊含各姓氏先祖的德行才學等內容,每一個姓氏堂號均是其分支演化而來的,有的堂號源自郡望,有的是在客居地新演繹的。在莆田百家姓中,除了與全國各地姓氏共有的堂號外,許多姓氏還有在莆田繁衍發展産生的堂號,如唐代莆田人林披生九個兒子,個個官居刺史,因此林氏的堂號就是“九牧林”、宋朝蔡襄寫下《荔枝譜》,蔡氏的堂號就是“荔譜堂”。

  此外,同姓不一定同源,異性也有可能同宗。莆田翁氏五世祖翁乾度有六個兒子,北宋年間,皆由進士入仕。為預防犯事牽連兄弟,這六兄弟分別改為洪、江、翁、方、龔、汪六姓,號稱“六桂堂”。他們的後代也均以“六桂”為堂號,形成六桂翁姓氏群體,外徙仍稱六桂翁。

  此外,各姓氏為紀念先祖還建了許多祖祠、宗祠及墳墓。目前,全市各姓氏古建築列為文物保護的有30多處。

  □背景資料

  各朝代有這些姓入莆

  秦漢以後,中原戰爭不斷,閩越地區相對穩定,由於莆田氣候宜人,各個朝代都有中原人入境。

  西晉永嘉二年八姓入閩,入莆的有陳、林、鄭、張、鐘等姓。其中林氏居住在今天的城廂區霞林棠坡一帶、鄭氏居住在莆田南湖。唐總章二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徵剿漳、泉“蠻獠”的軍事行動,唐末王潮、王審知起義軍入閩以及黃巢起義隊伍進入福建,隨軍入閩的有58姓,直接或間接入莆的有王、吳、黃、李、蔡、劉、傅、楊、周、歐、宋、蔣、阮、詹、莊、嚴、孔、卓、潘、馬、茅、池、柳、楊、許、徐、郭、戴、余、淩、湯、韓、高、連、羅、康、廖、賴、金、章、柯、翁等40多姓。其中,黃岸遷涵江、蔡用元居仙遊慈孝裏蕉溪,為入莆始祖,傅瑞居仙遊賴店。兩宋中原烽火不斷,靖康元年,金兵攻入汴京,中原地區又一次“南度”,此時直接或間接入莆的有孫、紀、薛、溫、龔、田、洪、姚、鄒、趙、彭、俞、梁、邱、魏、盧、陸、馮、崔、石、伊、藍、唐等。元朝入莆的有祁、顏、佘、關、范、曾、任、姚、鄧、史、岳、武、官、雷、倪。明代亦有不少入莆姓氏,直至清代還有施、汪、童姓入莆。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