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族譜鉤沉

祭拜先祖 維繫感情——記山背村的陳氏家族清明祭祖

2012-03-09 11:39     來源:江門日報     編輯:楊永青

  自從清明節被列為我國法定假期後,有更多人在清明節能回老家走走,拜祭祖先。清明節當天,記者跟隨廣海鎮山背大三洋村的陳氏家族“行山”去也,了解臺山鄉村的清明拜祭傳統。

  熱 鬧 各地親人高興相聚

  大約是早上10時多,祠堂前就陸陸續續聚滿了人,出發祭祖掃墓。

  83歲的陳莊是這一家族的大家長,是最老資格的一輩。一路上,只見他在隊伍中來來去去,吩咐這吩咐那,忙得不亦樂乎。

  據陳莊表示,清明去“行山”,拜的是家族的老祖宗。他算一算,約莫是前八代,也就是200多年前的先輩,是搬到這條村子定居的那位祖宗。當天,前往拜祭的陳氏後人,有四代,共有50余人。有的是留在老家的農民,有的是在外地謀生的生意人,有的是遠在國外的華僑。無論身在何方,聽到大家長的召集,陳氏後人都陸續趕回老家,參與一年一度的大事。

  聽説,因經濟發展的需要,陳氏老祖宗的墳墓從如今西部沿海高速經過廣海鎮的地方搬遷到如今靠近村落的小山丘。因為路途不遠,地勢不高,“行山”對於陳氏後人來説,也就成了一件輕鬆的事。

  “行山”,還是樂了小孩。陳皓今年4歲,是這一房裏最小的一個。只見他一鼓作氣,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直接就跑上了要拜祭的山上。問他,為何這般興奮。陳皓指了指後頭,笑著説:“有燒豬吃啊。”

  傳 統 “分豬肉”是“重頭戲”  

  陳氏家族一行浩浩蕩蕩。一路上,最引人注目的,當然就是大燒豬了。“今年的燒豬還不算大,才40多公斤。如今,很多人出了國,留在家裏的人漸漸少了。以前,最大規模的時候,曾有100多人一同拜祭祖先。當時的燒豬可大了。”陳莊用手比劃著。

  64歲的李仲是陳皓的奶奶。她説,過去,“行山”並沒有燒豬。

  上世紀70年代,也就是李仲剛結婚的時候。中國剛剛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那些傳統而又繁瑣的習俗都廢除了。當年的元月過後,後人便挑選一個好日子,修葺先人的墳墓,那就是當時的“行山”。因為農民並不富裕,一般都是用椰菜、芥藍頭等做六款菜肴,在家裏拜祭祖先的。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富裕了,也舍得花錢了,買糕點、雞、鵝、燒豬等拜祭祖先也漸漸流行了起來。

  中午12時,一輪掃墓拜祭儀式過後,到了當天的“重頭戲”——分豬肉。在祖宗墓地前,將燒豬分成一塊塊的,豬頭、豬肉都會搭配均勻,不論貧富,每家一份。“分豬肉”有一個名堂,那就是“祖宗是不管本族人貧富大小,都會給大家平均分配的,絕不會偏心”。

  意 義 維繫親人間感情  

  陳莊大聲道:“今年大家都很支援,踴躍籌款。扣除了今年掃墓拜祭的費用,還剩餘了7000元。明年,我們又可以買大燒豬,吃一頓好的了。”掃墓拜祭過後,陳氏家族一行就聚集在村裏的小酒樓吃午飯。

  雖然就餐的環境不算豪華,餐桌上也沒有美酒佳肴,可是,酒樓裏一直回蕩著歡聲笑語。

  40歲的陳建中是陳莊的兒子,在深圳從事五金銷售的生意。他認為,每年都必須按照傳統習俗到祖宗的墓前拜祭,以表達自己的心意。“平時工作很忙,沒有什麼時間回老家走走。發展到今天,清明節不僅是傳統掃墓拜祭的日子,它更多地成為了親人們難得相聚的日子,成為了維繫親人之間感情的一種方式。”他説。(作者陳素敏發表于2011年4月7日《江門日報》)

 

看著大人拜祭,小孩也有模有樣地學起來。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