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臺灣

鄧州臺灣土番墾屯陳氏家乘

2008-06-05 12:57     來源:河南報業網     編輯:賀晨曦




  家譜是一個家族子孫一代一代血肉之軀緊扣生命的鏈條,血脈貫通、宗親相連,是聯繫一個家族的血緣紐帶。312年過去了,陸臺兩地陳氏高山族後裔隔海相望,互相思念。他們盼望著能早日尋根認親,敦親睦族,他們盼望有一天能將大陸《鄧州臺灣土番墾屯陳氏家乘》和臺灣的高山族陳氏家譜續譜認祖,使半個家譜成為完整的臺灣陳氏高山族家譜,他們盼望著陸臺兩地陳氏高山族血親早日團圓,盼望著祖國大家庭早日團聚。

  據清《鄧州志》載及編纂于清同治年間的“臺灣村”高山族陳氏家譜《鄧州臺灣土番墾屯陳氏家乘》記載:西元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其部將黃廷奉命在當地招募一批兵丁,這期間,諸羅縣阿里山土番貓地幹社有一位叫做依那思羅的15歲少年,便辭別部族,來到黃廷的部隊裏做了一名馬伕。依那思羅從軍後,由於英勇善戰且性情淳樸,因此深受黃廷鍾愛,不久便升任參軍副將。清康熙年間,黃廷率部10余萬眾歸附朝廷,奉命棄舟登陸,自東南沿海北上至蘆溝橋時,康熙又命其自蘆溝橋南下,沿途疏散屯墾,以備國家徵調之用。黃廷明知這是清廷削弱自己部隊實力之舉,也只有一聲嘆息,遵命行事。他一路南行,一路分兵屯墾,及至鄧州城北時,身邊只剩下親信依那思羅及五營親兵。黃廷和依那思羅見此地一馬平川,沃野連片,遂躍下戰馬,商議決定率部在此屯墾。 

  這一年,依那思羅22歲,正到了婚娶年齡。黃廷便親自做媒,娶當地一岑姓少女與依那思羅為妻。為便於接受中原文化,他以妻“岑”諧音改姓“陳”,取漢名叫“陳年”, 從此,依那思羅和妻子男耕女織,過上了漁樵耕讀的平民生活。婚後,兩人共育四子,分別取名為元珍、元勳、元傑、元珠。繁衍生息至今。該家譜開篇明確記載:“溯吾鄧州墾屯冠軍裏下營陳氏族,發脈大海彼岸臺灣孤島,源於阿里山土番獵首族矣。”

  依那思羅客居鄧州愈久,思鄉之情愈濃。康熙22年(西元1683年),黃廷奉命率鄧州墾兵從福建水師提督施瑯再徵臺灣。依那思羅遂攜次子元勳、三子元傑從軍;回到臺灣故鄉後,又親自主持儀式,讓兩個兒子加入了當地的土番山社。依那思羅本想在故鄉留下一門余脈,以待自己告老時舉家遷回臺灣;不想戰後又隨黃廷班師回鄧,自此再無回臺機會。進入老境,依那思羅思鄉念子心切,日夜站在村頭大樹下,遙望南方,口中念叨著家鄉及親人的名字,最終病死鄧州,享年72歲。而回臺的元勳元傑,由於兵荒馬亂,山高水遠,和定居鄧州的元珍元珠也從此再無音訊相通。


  在陳氏家譜裏,還記載著這樣一件大事:清同治6年(西元1867年)四月二十四日,天將黑時,捻軍將領賴文光率部從“臺灣村”經過,突然有一個操著閩南口音的士兵尋至陳家,自我介紹説叫陳阿讓,來自臺灣阿里山土番陳氏家族,係依那思羅的第六世孫。説起始祖依那思羅馬載二子入臺的故事,竟與陳氏本族傳説絲絲相扣,分毫不爽。陳氏族人遂熱情相待,並帶領陳阿讓至依那思羅墓前進行祭奠。由於軍務匆忙,陳阿讓來不及停留,來不及述説臺灣陳氏族人的更多情狀,便又匆匆隨軍北上了。陳阿讓覓親祭祖的事件,更激起了“臺灣村”高山族居民對故鄉和親人的無限思念。

  富有傳奇故事的是,臺灣高山族依那思羅生的後代分居臺灣和大陸,至今已有312年曆史。《鄧州臺灣土番墾屯陳氏家乘》載,依那思羅娶岑氏後生有四子,長子陳元珍、四子陳元珠留在大陸,現已傳到13代;二子陳元勳、三子陳元傑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黃廷徵收臺灣時,由依那思羅帶回臺灣老家諸羅縣(今嘉義縣)阿里山土番貓地幹社,陳元勳改名為思羅鄧勳,聚落村改名為“陳厝寮”;陳元傑改名為思羅墾傑,改聚落村名為“陳井寮”,保留了鄧州姓名、地名的特徵。清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二十四日,臺灣高山族人陳阿讓曾來這裡尋根認宗,他是依那思羅的六世孫、陳元傑的五世孫。



  據《鄧州臺灣土番墾屯陳氏家乘》載,”該家譜寫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依那思羅的七世孫陳道平創編族譜而成。1682年,黃廷奉命率軍徵收臺灣,一部分士兵娶當地高山族姑娘為妻,回歸鄧州屯墾定居。在鄧州城西至冠軍古城一帶的閩營村(黃廷軍人聚居村),有許多具有高山族血統的村民,雖然歷經三百多年,大多數人已經中原化,但有的還保留著閩南和臺灣高山族人的生活習俗,因而人們稱下營村是“臺灣村”。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