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建築藝術

漳州地區威惠廟巡禮

2008-06-05 13:48     來源:閩臺宗祠網     編輯:賀晨曦

 

  威惠廟,民間稱“開漳聖王廟”,是為紀念“開漳聖王”陳元光而建。陳元光(西元675-711年),字廷炬,號龍湖,河南光州固始縣人,為唐朝歸德將軍陳政之子,博通經史韜略,自著兵書。唐垂拱二年(西元686年),獲准在泉、潮之間建置漳州郡治,並首任剌史長達26年。他厲行法治,重視墾荒,興修水利,對開發漳州作出卓越貢獻。西元711年陳元光死於征戰之後,被尊奉為“開漳聖王”。

雲霄威惠廟

  雲霄威惠廟位於漳江邊的雲霄城西門外,地屬雲陵鎮享堂村。該廟宇建築規模較大,坐西北朝東南,始建於唐嗣聖元年(西元684),古稱陳將軍祠,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賜名威惠廟。現存建築系明成化年間(1465—1487)裏人吳永綏重建,歷代屢有重修。主祀“開漳聖王”陳元光,被海內外尊為威惠祖廟。1985年元月被公佈為雲霄縣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唯一被載入《中國旅遊名勝大辭典》的開漳祖廟。2005年5月,雲霄威惠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薌城區官園威惠廟

  俗稱官園大廟。始建宋建炎四年(1130),現存建築保持清代風格,祀奉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部將。廟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坐北向南。為兩進建築,面闊三間,前殿進深兩間,正殿進深三間內有天井,兩側設過水廊房相連,抬梁穿鬥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燕尾脊屋面。殿內石柱上,有清嘉慶六年(1801年)立楹聯3對。廟內還有宋建炎四年(1130年)造石香爐1件,清嘉慶、光緒石碑各1通,附屬文物眾多。廟前有寬敞的廟埕,西側有新建山門一座,威惠廟東側與慧華寺和慈惠宮為鄰。

龍文檀林威惠廟

  開漳聖王檀林威惠廟,始建於宋端平三年(1236),主持人宋進士陳沆。廟坐東向西,它是“開漳”重要史跡之一,係漳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總佔地面積698平方米,建築面積298平方米,二進三開間,歇山頂,係土木結構,中有天井,兩側廊道,規模恢宏,其梁架鬥拱造型雅致,古博大方,屋頂飛檐翹角,九龍戲珠,龍飛鳳舞,金碧輝煌。殿中有石雕楹聯七對,名人題匾等。

漳浦威惠廟

  漳浦威惠廟,位於漳浦縣縣城西郊西宸嶺南麓西廟村,漳浦綏安工業開發區南端,國道324線西北側。廟座北朝南,背靠金猴椅山,傍臨鹿溪,前方是一片平川沃野,遠處是梁山九十九峰如列戟,四週綠樹翠擁,山川秀麗,風景旖旎。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閩南重要的旅遊勝跡之一。

 天寶威惠廟

  天寶鎮路邊威惠廟,始建於元代,係唐陳元光部將昭德將軍韓器三兄弟的後裔到路邊村定居後所建,是一集廟、庵、祠為一體的特殊建築,面闊三間,三進,懸山頂,中有天井、兩廊,建築面積346平方米。

  第一進為威惠廟,祀奉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及其愛將輔順將軍馬仁夫婦。據《漳州府志》記載:馬仁是陳元光麾下四大部將之一,在《請建州縣表》中,曾著意疏薦“部曲子弟馬仁等有幹略,請授為司馬等職。”詔從之。馬仁的原籍和生卒年月均未見史乘。只知在岳山戰鬥中,陳元光身陷重圍,馬仁孤身拼死掩護主帥突圍,他自己頭被砍飛,身軀仍坐在馬上不倒。百姓尊崇其神勇,稱為“馬公爺”並立廟祭祀,或配祀于威惠廟,成為鄉社保護神。

  第二進是為保福庵,供奉觀音菩薩,民間最信仰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會救苦救難的。這尊樟木雕刻的神像,來歷也久遠了,是元代泰定二年乙醜(西元1325年)雕刻的。

  第三進稱為崇德堂,內祀韓氏先賢,他們是韓器、韓堯、韓球三兄弟及韓氏後裔進士宦者。韓器三兄弟是1300年前追隨陳元光父子進軍閩南,平定蠻獠嘯亂的府兵隊正,曾經駐紮此間,後裔遂落籍定居了,至元代建廟以紀念先人。

  廟中最奇特的是一件“出水石蓮花”,放置在廟後天井石埕上,是花崗岩雕琢的石蓮花,分上、中、下三部分組合成的,通高101公分。上下層均雕刻八瓣蓮花。中層鐫刻“元泰定丙寅間 威惠廟立”十個陰文,只要用手推轉石蓮花的上部,轉動數圈,水便汩汩地從中部不斷地流了出來,轉動越快,水流越多。沒有水源,水從何流出?奇哉!所以堪稱“華夏石雕一絕”,可見的前人的工藝何等奇巧了。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