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是閩南著名的僑鄉之一,也是不少臺灣同胞的祖家。這裡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張氏宗廟———“德遠堂”,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是閩南著名的僑鄉之一,也是不少臺灣同胞的祖家。這裡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張氏宗廟———“德遠堂”,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德遠堂”建在塔下村頭的一個山坡上,坐北朝南,佔地約6畝左右。正門有牌樓,樓牌正面書寫“張氏家廟”四個大字,背面寫著“派衍西來”。步入樓牌,穿過庭院後,便是主殿,這是二進的古老建築。前廳屋檐下兩側各有三座古代名戲人物的泥塑。過了甬道,就是“德遠堂”大殿。大殿正中懸挂著一塊大橫匾,上書“德遠堂”三個鎦金大字。大殿正中的壁上,築有一大神龕,排列著歷代祖宗的神位。正殿兩邊有左鼓右鐘之設。此外,還有左右各四間的廂房。
“德遠堂”存有《張氏族譜》一本,據傳是張氏後裔張順疇僑居新加坡時,捐資付印的,厚達500多頁,圖文並茂,有插圖十幅,題字題詞26幀,還有序文和跋文。
據該族譜記載,張氏子孫至今已繁衍24代,他的第八代第四子名文羨,第十二代第二子先後移居臺灣,現在臺南、臺中、臺北、基隆、花蓮等地,都有張氏的後裔。
而與塔下村聯繫較為密切的要數張氏第十三代世祖張石敢的後裔。據説,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年,已是臘月廿七,張石敢家貧如洗,過不得年,就向本村一個屠戶賒來3斤豬肉,議定除夕之夜還錢。除夕晚,屠戶如期前來索錢,張石敢實在無錢付還,懇求延期,屠戶不肯,遂把3斤熟肉從鍋裏拿走了,看到鍋裏還存有肉湯,就把草木灰撒在鍋中,使肉湯不能喝。窮有窮志,張石敢決心外出謀生。於是,大年初一,張石敢辭別妻兒,隻身外走,輾轉到了臺灣,以後在臺南定居下來。
定居臺南的張石敢子孫後裔,不忘鄉情,曾經兩次捐資祖籍,修建“德遠堂”,並且倣照塔下的“德遠堂”,在臺南也興建了“德遠堂”,以資紀念。清同治九年,塔下“德遠堂”第二次維修時,臺南張石敢後裔得知消息,特地回故土認親訪祖,並捐資參加維修。1947年至1952年,塔下“德遠堂”進行第五次維修。這次維修,時間較長。修繕時,國民黨軍政要員、華僑、當地士紳都曾題字作詩。其中,有國民黨將領、國共談判的國民黨首席代表張治中先生親筆題寫了“源遠流長”四個大字;國民黨將領張發奎也為此家廟題了“清河著望載祀數千,綿綿瓜瓞蔓引枝聯”的對聯。居住在臺南的塔下人,也再次派人回來故土,捐資以助費用。
為了紀念祖籍,張石敢後裔于同治九年回故土認親返回臺灣後,特地依塔下“德遠堂”的建築模式、佈局,乃至牌樓、橫匾、石柱上的題字、題詞等,都按塔下的模樣,在臺南興建同樣的家廟,也命名為“德遠堂”。據當年塔下村老人張周南回憶,他于1933年到臺南花蓮港白子莊,在其母舅開設的“金昌”字商店當助手,1939年回老家塔下。當時在臺灣,幾乎人人都知道臺南農村有座張氏家廟“德遠堂”,乃是塔下張氏子孫移居臺灣後所建。老人的回憶,為臺灣張氏與塔下張氏的“綿綿瓜瓞蔓引枝聯”和血肉相親,提供了活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