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後的謝氏宗祠的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蘇仕日盧真偉攝
修復前的謝氏宗祠一片殘垣斷壁。蘇仕日盧真偉攝
不少祠堂如今成為老年人活動的場所。蘇仕日盧真偉攝
在東部,隨便走進哪個村莊,都可以看到古舊的宗氏祠堂。這些祠堂建築風格古色古香,連接著村落與氏族的過去與現在。這些作為昔日村莊政治文化中心的特殊建築物,百年來曆盡敬奉與摧殘而屹立不倒。這些昔日宗族文化的象徵,如今也正隨著時代而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逐步形成了以觀光旅遊、文化傳承以及群眾文化為特點的新內涵。
東部的祠堂很多,其中不乏頗具文物價值,堪稱名勝的古祠堂:既有曾作為東縱遊擊隊駐紮地的企石鎮王氏宗祠、橋頭鎮莫公祠、常平田尾村劉氏宗祠;也有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下榻過的江邊黃氏宗祠;更有企石舊圍村族人認祖歸宗,並在祖居興辦教育的美談……祠堂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如此豐富,無怪乎東莞市副市長吳道聞曾要求,東莞應制定祠堂具體的保護利用規劃,並納入每年的文化建設之中,逐年分步實施;規範維修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嚴格按照國家規範要求,在設計、報批和施工等各個環節,充分保護好祠堂所蘊含的各類歷史資訊。
企石村宗祠“重塑金身”
屋頂幾乎完全坍塌只剩下框架,門窗不翼而飛、地面雜草叢生,唯有挺立的紅色圓柱,勾勒出祠堂昔日的莊嚴肅穆的輪廓。這幅衰頹的殘垣斷壁,是記者從一張修復前的謝氏宗祠舊照片上看到的。
如今的謝氏宗祠早已不再是這番景象。在企石鎮企石村的村中心,記者看到了重建中的謝氏宗祠。新修建的謝氏宗祠位置、大小、格局未變,雖然尚未完工,但祠堂的飛檐翹角、雕梁畫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據介紹,謝屋謝氏始祖于宋朝末年,從南雄珠璣巷遷至謝崗立足。後來始祖四子之子丹五郎,才遷至企石村居住。謝氏宗祠位於企石村之西,座東南向西北。始建於明朝末年(約1638年)。
謝氏宗祠長22.8米,寬11.26米,面積265.7平方米。祠堂由低到高,分兩進,祠堂運用傳統的中軸線對稱建築,以麻石作基礎,四週徹磚墻,內置麻石柱十條支撐,琉璃瓦面,屋檐彩繪木雕,塑成船狀,堅有鰲魚獅子,形態不一,形象各異,堅固美觀。後堂中央的神臺下面擺設謝氏歷代祖先神位。
祠堂是村莊歷史文化資源的組成部分,見證了一個地區人文歷史尤其是姓氏的遷徙。祠堂作為公共事務活動中心,既是聯繫村民與公共事務的重要紐帶,也是對村莊時代更替、民俗變遷的反映。
正是因此,不管經歷了多少風雨,東部居民們都一直不忘對祠堂進行修葺和保護。企石江邊村曾在1992年重修黃氏宗祠;黃江雞啼崗黃氏宗祠也在2001年由群眾捐款70萬元重修。
割捨不了的宗族感情
在企石鎮企石村,重建祠堂也得到了村民們的擁護。企石村村委書記謝耀光説,這座擁有300多年曆史的祠堂,近幾十年來歷經風雨摧殘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伴隨著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村民們對重建祠堂有了越來越強的精神需求。事實上,早在3年前,不少村民便商量著重建祠堂的事。重建祠堂的倡議發出後,遠在香港、廣州甚至國外的企石村人都紛紛捐款。作為敬祖認宗的標誌,祠堂作為宗族文化的重要符號被看重。這些居住在外的企石村人,急迫地想要看到宗祠的重建和族譜的重修。捐款額至今已經達到40多萬元,其中捐款最多的一個家庭就捐了10萬元。企石村也許下承諾:將儘快把族譜、村志做好,給每家每戶都免費印發一份。
企石舊圍黃氏宗祠是鎮級文物保護單位,也一直是鄉民的文化活動場所。解放前,每當農曆五月初九龍舟節,上至惠陽黃屋、永平,下至石排、水邊和鄰鄉的龍舟,都會前來參加龍舟競渡。群眾相聚祠堂、非常熱鬧。舊圍村還流傳著一個頗為有趣的祠堂典故。企石鎮的舊圍黃氏宗祠,與企石鎮的千年秋楓古書相鄰。因此舊圍村自古便有“左祠堂,右秋楓”的説法。
作為舊圍黃氏族裔的黃惠波是清末舉人,也是同盟會的會員,曾經3任惠陽縣的縣長。他的先祖在明朝洪武年間就離開了舊圍,到惠陽城謀生定居。1932年,他尋根來到了舊圍,並説出自己的祖地以“左祠堂,右秋楓”為標誌。此事經舊圍黃氏族人核對族譜後得以證實。認祖歸宗後,黃惠波隨後在黃氏宗祠興辦了“惠波小學”。為了使貧苦村民兒童能上學,惠波小學對學生免收3年學費。
“祠堂分兩進,後堂正中是神主牌,供奉的是謝氏的始祖,兩邊的走廊和大堂都空空的,桌椅都收到了側房之中。”企石村村民謝沛全笑著説,企石村的風俗是,當年家裏生了男孩(俗稱添丁)的家庭,必須在每年的正月二十那天出錢請村裏60歲以上的老人們吃一頓飯。“一頓飯有七八個菜,在那個時代算是很好了”。
文革中逐漸荒廢
企石鎮年近70歲的退休老師謝晃基回憶説,在他小時候,一直對祠堂這個與村裏其他房屋不同的建築風格充滿了好奇。然而,雖然他的家就住在祠堂後不遠處,然而年幼的謝晃基也只是在祠堂外向裏邊張望一下,或者瞪大眼睛觀察祠堂前的石獅子。
祠堂平時都大門緊閉,由村中被稱為長老的有權威老人管理著。一般只有初一、十五拜祭祖先或者舉行、商討村中大事的時候,村民們才會在祠堂聚集。
謝晃基老人回憶説,關於祠堂還有一個典故,過去企石村因為醫療條件、生活條件所限,村中年紀上60歲的老人非常少,於是村中長老們便商量了一個辦法,就是製作紅色的大壽桃在祠堂祭拜,祈求長壽多福。有趣的是,此後村中的60歲老人逐漸多了起來,而製作大壽桃也成了企石的特色文化之一。
人民公社時期,謝氏宗祠曾在上世紀50年代末被作為當地的小學課室,而謝晃基當時正是擔任教師。也就是説,謝晃基對祠堂的好奇心到這時才得到滿足。作為村裏的教師,祠堂則變成了謝晃基的講臺,他當時為100多個村民子女教語文和數學,一教便是3年時間。
3年後,小學課室搬出了祠堂。隨後文化大革命爆發,祠堂中的謝氏祖先牌位等被作為“四舊”燒燬了。謝氏宗祠隨後也逐步荒廢,常有放牛的村民為圖方便將牛栓在祠堂內的柱子上,還有常有人搬祠堂的墻石去鋪路。祠堂逐漸衰敗,周圍野草叢生,垃圾堆積。
如今被賦予新使命
今年20多歲的黃江雞啼崗村居民阿強自小在雞啼崗長大,雖然他早就知道村裏有一個黃氏宗祠,但卻對這個祠堂沒什麼印象。
在東部,像是阿強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大量新莞人的涌入,祠堂昔日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逐漸邊緣化。然而,不少東部祠堂也正逐漸承載起新的功能。
謝耀光説,企石村重修謝氏宗祠不是搞封建迷信,而是為村裏的居民尤其是老人提供一個娛樂和活動的地方。重修祠堂的同時,企石村還將把祠堂周圍的廢舊建築進行清理,並在周邊建設起包括圖書室、老人活動中心、文化室、休閒廣場等一系列設施,並對環境進行綠化、美化,大幅改善村容村貌。
其中,文化活動中心的室內可以擺下40圍的宴席。企石鎮平時練習廣場舞等也都在這個活動中心舉行。以謝氏宗祠為中心的群眾文化中心由此形成。
據了解,謝氏宗祠的重修工作今年年底便可完工,而圖書室等配套設施則需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完全建成。
為了讓人們更加熟悉宗族和文化的起源,不忘本,企石村還專門去珠璣古巷取經,了解謝氏的源流和珠璣古巷傳承文化的一些好的做法。未來,謝氏宗祠將設置介紹宗族文化、族中歷代名人的介紹材料,並定期讓年輕人到祠堂中參觀,聽老人們講述祠堂昔日的故事,從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目前,橋頭逕聯古村的祠堂已經成為村民們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的好去處。橋頭逕聯社區還不時組織社區裏一群莫家拳的中老年愛好者到祠堂裏表演,耍拳弄棒,切磋武藝,強身健體。而企石鎮舊圍村祠堂則整個地納入到了千年秋楓公園,許多市民常常在其中參加群眾文化活動,或者進行打籃球、羽毛球等體育鍛鍊。
昔日作為宗族文化傳承紐帶的東部祠堂,如今正逐漸轉變為本地居民和新莞人共同擁有的群眾文化勝地。
南方日報記者盧真偉見習記者李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