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宗祠文化

平和“興宗堂”和臺灣的霞山人

2008-12-05 08:50     來源:閩南日報     編輯:賀晨曦

 

  平和縣霞寨鎮寨裏村有座“興宗堂”,是周姓子民的重要根源地之一,這裡的周姓子孫統稱霞山人。從明、清開始,霞山人就遷移、背井離鄉遠走他鄉,四處謀生。有的漂洋過海,曆盡風險和艱辛到異國他鄉奠基,在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美國等國均有霞山人;國內各地霞山人遠至新疆、遼寧,近在漳州、廈門,構成了分佈散而廣的局面。同其他姓氏子孫一樣,霞山人也分支到了祖國寶島臺灣,如今旅臺周氏霞山人遠認“汝南”,近認“霞山”,故土故鄉情懷和思念祖宗之情始終唸唸不忘。

  興宗堂(俗稱大祠堂或大宗祖祠),坐乾向巽,背靠雙髻梁(俗稱雙尖山),面朝粗坑林文筆峰(係人造山峰)。興宗堂周邊早在宋朝前便有群姓開墾定居,口傳有周、黃、羅(盧)、呂、莊、廖、車等,故地名呂厝埔、羅(盧)厝塘、廖厝井、車厝廳、溫厝寨等。興宗堂(寨裏村)原是個周低中高的山丘,俗稱“覆鼎金”,先人也取名為霞山或頂寨,附近一個山丘取名為孤鶩山。《平和縣地名志》記述,唐朝詩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一文中有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與孤鶩山、霞山兩處自然景觀結合,巧與名句暗合。

  興宗堂始建於明朝,經清乾隆18年(1753年)、嘉慶14年(1829年)前後兩次維修,具有明代典型的祠堂建築風格和特色。二進三開間加左右兩廂房,深50米,寬22米,佔地兩畝余,建築面積一千多平方米。中梁高7米,天井規格長條石鋪成,後華臺,左右陰巷以鵝蛋石砌成,門面石砌成的門花門鼓、門框和趨虎窗。兩側正面大片石雕,門樓挑梁、石橫樑搭建。門砛條石鋪成,門前長條石鋪埕,堂貌華麗壯觀。由於年久失修,屋漏墻破,構件殘缺,2003年重修,在興宗堂重修時,得到旅臺宗賢的鼎力支援。

  在不斷分支外遷的過程中,霞山第十二世孫周繼成,第十六世孫周振東、周振西兩堂兄弟,第十六世孫周振貴約于1841年前後渡臺奠基開闢,至今已167年之久,以周振貴為渡臺始祖,在臺自成一族,現傳至第七代,人口數百人。周振貴,字景祈,生於道光元年歲次辛巳年(1821年),卒于光緒14年(戊子年)。生六子一女:長子家印、次子家禧、三子家元、四子家臨、五子家全、六子家簡。在臺白手起家,門第增光。兄弟每隔一年即回福建參加福州之鄉試(科舉制)。五兄弟先後以優秀成績考中秀才及舉人,成為會試的跳板,也為朝廷任用官吏創造條件。

  在臺灣的霞山人,以周振貴次子周家禧的事跡尤為突出。據《霞山周東美族譜》記載:日本出兵臺灣,家禧公為築恒春城發揮才幹。

  此後,臺灣時與英、美、法等各國發生糾紛,清(朝)廷對臺灣益加重視,同治十三年以來每年春秋二季福建巡撫分身來臺坐鎮,殊覺不便,於是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年)將臺灣自福建分離獨設一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從事建設,家禧公亦蒙遷調臺南府,以奉政大夫同知州職位為赤崁樓城之防衛治理而貢獻。

  周振貴三子周家元被擢任為彰化縣縣宰。周家隨著發展的過程中而在各地興建住宅。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日本授教、並任日本國道教協會會長的周振貴之孫周兆昌,為編寫家族譜而籌謀。因其定居日本四十多年,便由在臺北的其侄周書顕當起中、日文翻譯。兆昌頻繁往返臺日之間。並在家鄉平和縣親人的全力幫助下,提供了大量急需資料,終於在1988年8月完成編撰印刷《霞山周東美族譜》。

  在臺奠基的還有高雄縣林園鄉頂厝村的霞山第十二世“繼”字輩之後裔,已有十幾代了,人口有400多人。2007年7月25日,在後裔周黃百千村長率團,帶著數百親人的意願,參觀祖祠堂和祭拜先祖。桃園市周洪章、鳳山市周樹正(周耕民後裔)等旅臺宗親,通過不同的方式先後參觀祖祠堂和祭拜先祖。共敘親情,增進情誼。

  黃榮才 周南海 周德成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