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族譜不見了,祖上是誰便成了一個解不開的謎。有讀者希望鄭州的林姓人和他聯繫,與他分享自己的研究資料,也了解一下林姓的遷徙歷程。
家譜故事
他想了解
河南林姓人的遷徙歷程
老家在滎陽市潘窯的林新合,一直有個心願:給河南商報的讀者看看他們的家譜,講講滎陽林氏的遷徙歷程。
林新闔家中現存的族譜,是十餘年前他和一位名叫林海松的老人共同修訂的。村裏的老族譜,幾乎都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毀掉了。
早些年,村裏有人在一位老人的家中,見過一本從明代保存下來的族譜。後來老人去世了,族譜也不見了。
林新合説,老人是林永法家的後人。至於林永法是誰,村裏如今沒人能説得上來,只知道皇帝曾多次賜匾給他和他家的女人。
林新合説,他從看過老族譜的老人們那裏了解到,當地林姓人的祖上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
當時,他們的祖上去了當時的朝歌,在那兒住了一段時間,又往南經過溫縣,然後渡過黃河到了汜水。在汜水東面的河南村居住期間,家族裏接連死了兩個女人。族長認為不吉利,就又帶著族人往南走,最後來到現在的滎陽市高山鄉石洞溝村定居。
如今,大多數滎陽的林姓人,都是這一脈的分支。因為族譜丟了,他們用的輩分也只保留了9個:永、進、乃、景、青、建、俊、廣、宏。
林新合説,他有個願望,就是弄清河南的林姓人都是哪一支,再制一幅遷徙的地圖:“去年,我專門去洪洞縣大槐樹看了看,他們也給我提供了一些資料。”
林新合説他希望看到河南商報報道的河南林姓人,能跟他聯繫。
刨根問底
稀有的“源”姓,源自古代少數民族
近日,有讀者給商報打來電話稱,他姓源,感覺這個姓氏比較少見,每次都要向別人解釋是“源頭的源”。他想知道源姓的起源,以及還有哪些更稀有的姓氏。
事實上,源姓確實稀有,多集中在廣東鶴山市龍口鎮,有源姓人1000多人。另外,世界各地有2000多人姓源。源姓來源單一,是少數民族姓,源於鮮卑族。
據考證,源氏最早見於北魏時期,始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禿髮鮮卑(“禿髮”是“拓跋”的異譯讀音,與拓跋鮮卑同宗同源)。
南北朝時期,源姓祖先從呼倫貝爾遷到青海一帶,建立南涼,後來被西秦所滅。南涼景王禿髮傉檀的王子(一説王孫)禿髮破羌投奔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太武帝因兩家同根同源,賜他姓名為源賀。源賀就是今天源氏的得姓始祖。
唐宋以後,源氏子孫自中原南遷。南宋鹹淳十年(西元1274年),源氏後人源潛夫自南雄珠璣巷遷至霄鄉定居,延續至今。
相關連結
四大姓都知道,你知道“四小姓”嗎
提起中國四大姓,大部分人都知道是李、王、張、劉,然而,你知道“四小姓”是哪些嗎?
華夏形勢源流中心主任袁義達的研究表明,原來的小姓有難、死、山,不過後來發現了貺(ku岬ng)姓,因為人數過於稀少,據稱是“第一小姓”。
第一小姓:貺
主要分佈在河南安陽市區,其他地方各有其家族成員。不過百人,據言均出一係。
第二小姓:難(讀第四聲)
分佈于河南省,由南北朝時期鮮卑族的姓發展而來,原本是一種鳥類的名字,由於當時人崇尚鳥類,把姓起成了“難”。後來難姓大部分遷徙到了朝鮮半島,中國極少存在。
袁義達的研究組在山西調查“難”姓時,還引來了韓國的尋親團。他説,韓國文化界認為,這個姓是韓國“難”姓的根源:“河南曾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載一個鮮卑族官員的事跡,他的名字叫‘難樓’,‘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改名成了‘難江’。隨後,這些姓‘難’的鮮卑族到了現在的朝鮮半島,韓國人認為這些鮮卑人是自己的祖先。”
第三小姓:死
袁義達介紹,“死”姓主要分佈于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的少數民族四字複姓發展而來的,目前人數呈減少趨勢。
第四小姓:山(音“亞”)
袁義達説,這個姓是研究組在安徽省渦陽縣和遼寧省彰武縣偶然發現的,共有2000人左右。這些人都清楚自己姓的來源,稱自己是岳飛的直系後代。岳飛後人遭秦檜迫害逃亡,便把“岳”字上下顛倒,組成了這個新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