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遺韻,秘境疍家。”6月2日至6日,端午佳節,中國 首屆疍家文化節在三亞舉辦。
文化節通過開幕式祭海儀式、疍家文化主題論壇、疍家文化主題晚會、三亞疍家美食文化節、疍家歷史文化圖片展等特色主題活動,全面展現疍家的歷史和文化。
疍家歷史源遠流長,他們以海為伴,以舟為家,以漁為業,長年與風浪搏鬥。
據《廣東通志》記載,因其像浮于飽和鹽溶液之上的雞蛋,長年累月浮于海上,故得名為“疍民”。這支以海為田、以漁為活的海上“遊牧民族”,起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期。
6月2日下午,首屆三亞疍家文化論壇在三亞舉辦,這是首屆疍家文化節的重頭戲。來自海南、廣東、福建、廣西、湖北等地研究疍家文化的專家學者和疍民代表等二百餘人共聚論壇,就“疍家文化的歷史與現狀”、“疍家文化和海洋文明”展開了探討,並對疍民文化的開發、保護作了思考。
6月2日,三亞的陽光如此鮮明燦爛,空氣中飄蕩著一種節日般的喜氣。來自全國5省的20多名專家、學者,還有疍家的長者和他們的子弟,齊聚三亞,參加在此舉辦的首屆疍家文化論壇,貢獻他們的真知灼見。
由於自古浮生江海,疍家人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族群特徵,那就是“以舟為家,以漁為業”。當人們討論海南歷史文化的源流時,論者的關注點多集中于黎、苗、回等民族文化和移民文化,至於疍民文化的歷史變遷則較少涉獵。殊不知,疍民文化也是海南歷史文化的珍貴篇章。
隨著時代的進步,大部分疍民已經上岸,其信仰、民風也發生了變化。近百年來,學術界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理論和方法對疍民進行研究,疍民文化的保護開發也開始起步。有專家坦言,對疍民文化進行有效保護、開發和利用,其基礎是對疍民文化有較為深入的研究,有堅實的學術基礎作保障。
倡議建立“疍家學”
三亞疍民,追溯歷史,同屬嶺南疍民,對嶺南疍民族源的考察可追溯至河南古澶水一帶的古亶人。揭開歷史一角,窺視其中,不難想像當年疍民的非凡歷史。他們先移居湖北江陵,繼而先後移往廣東、黔北地區和清江流域,再從清江移到澧水、沅水地區。南北朝以後輾轉移居嶺南。唐宋以後,他們分散生活在廣東、海南各地。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學術界已經有一批田野調查報告和論著問世。然而,任何一個單篇論文只能在一個方面進行研究。
在此次文化論壇上,海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偉民率先倡議建立一個獨立的“疍家學”學科,以期能綜合、立體地展現疍家文化,“在疍民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有大量資料、文獻積累,這足以構成“疍家學”的資料基礎。”周偉民説。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司徒尚紀稱,從晉代常璩《華陽國志 巴志》記載疍民開始,以後,《北史》卷十五、《南齊書 明繒紹傳》、《三國志 吳志 黃蓋傳》、《隋書 楊素傳》和《地理志下》、《舊唐書 陳子昂傳》、柳宗元《嶺南節度使餉軍堂記》、樊綽《蠻書》等,敘述中國南部都曾是疍民的居住地。到了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周去非《嶺外代答》以及諸多著名的詩人對疍家作多方面的描述。明代以後,對疍家的生活習俗、疍民採珠的艱辛和官府對疍民的管理等記載更為詳細,尤其是疍民有一整套有異於陸上居民的穩定的、傳承的風俗習慣。疍家自成體系的發展歷史是“疍家學”之所以能夠成立的關鍵。
“對於疍家的研究,諸如疍民身份的界定、疍民的基層組織、疍民的賦稅、疍民的生活狀況、疍民與政府關係等問題,仍有深入的必要。”在文化論壇上,周偉民從“疍家學”的資料基礎、“疍家學”的廣泛社會需求兩個方面論證了建立“疍家學”獨立學科的必要性。
然而,在進行疍家文化研究時需注意什麼?周偉民建議,在研究方法上,主要研究疍家精神的現代意義,在應用上,著眼于經世致用,“例如如何改變疍家的生活現狀,疍家船如何改造等,”周偉民説,總之是要讓疍家生活得更好。
海南現有疍民約4萬
時光荏苒,伴隨著社會發展,疍家人的生活也悄然變化,越來越多的疍民離開水面,成了新一代的“陸上疍家人”,他們遷移到陸地上、港口邊謀生活。
“據調查,海南現有疍民人口約4萬以上。”海南大學圖書館館長詹長智在上月底進行了一次關於海南疍民生存現狀的調查,他説,這一數字尚不十分確切,原因有三,其一是疍民不再成為一個獨立的群族,很難從政府的人口資料中獲得統計數據;其二是疍民的身份認同已經開始模糊,疍民與一般漁民的界限不明顯;其三是已經轉行從事其他行業的年輕人自身缺乏身份認同,“在我們的調查中,疍民身份界定和識別的標準是自認為是疍民,自己或祖輩有過疍民典型的生活方式。”
據他調查,目前疍家人的主要生産方式仍然是以漁業為主。除了捕撈之外,偶爾也有疍民參與海上運輸的商貿活動,也有疍家婦女離船登岸,挑著海鮮走街串巷從事販賣的,少數疍家年輕人已經進入附近的旅遊景區工作,或者外出打工。
在傳統的捕撈行業,船主的收入每年在20萬-30萬元,但開支也日漸擴大。船工的收入多則三四萬元,少則一兩萬元。近年的收入狀況未見有大的好轉,但是開支卻上升得很快,“主要是燃油的價格和人工價格都有上漲,生活成本也有很大提升。”詹長智説。
疍民聚居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與周邊地區比較,處在較低的水準。在調查中,詹長智發現,由於疍民在陸地上沒有土地資源,在新一輪的土地開發中得不到任何補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能堅守傳統的漁業,“漁業轉型升級需要一定的資本投入,這對一般的疍民家庭來説,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歷史上,疍民的通婚圈和婚姻習俗保持穩定,但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之後,新一代疍家人的婚姻觀發生重大變化,隨著其從業方式的多樣化和交往圈的擴大,疍家人婚姻習俗發生了很大變化,自由戀愛和新式婚禮已經變得普遍,但人際交往受傳統生産與生活方式影響,圈子較窄,多在血緣宗親、同業、鄰居中保持。
在與疍民的訪談中,詹長智發現,疍民普遍對自身的社會地位持肯定看法,他們與周邊的人交往已經沒有什麼隔閡,更沒有受歧視的感覺。但是,他們對自身經濟地位並不樂觀,因為新一輪的土地開發,幾乎沒有給主要從事傳統漁業的疍民帶來太多的機遇。
重視疍民文化的傳承
基於調查報告,詹長智提出疍民的發展必須從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和傳統産業的技術改造方面下功夫,因此,希望政府要重視疍民聚居地區的教育的發展,尤其是下大力氣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升疍家人改造傳統産業和拓展新産業的能力;同時,政府和社會組織要保護疍民的權益,保護他們祖輩所依賴的生存空間和生活領域不受到粗暴的掠奪和擠壓。
華中科技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李傳印則進一步探討了如何開發和利用疍民文化,他得出的結論是要精心挖掘和選擇疍民文化中的精品作為開發疍民文化的突破點。
目前,東莞沙田鎮立沙島4條村和先鋒村的一部分疍家人還保留著原生態的生活生産方式,沙田建立的文化生態模式,使得疍家文化與時代接軌,傳承保護了疍家文化。沙田疍民文化的開發模式獲得了不少與會專家的點讚。
東莞沙田疍民文化展覽館館長王鋼濱,在會上分享了沙田對疍家文化傳承保護的舉措和成效,“以歌聲為線索,啟動疍家文化傳承工作,以實物為載體,詳細記錄疍家歷史文化傳統,以活動為平臺,將疍家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王鋼濱説,目前很多行政決策缺乏學術依據,“最後導致所保護的並不是想保護的,有些景區只是純粹做文化開發,並不立足保護,單純為了迎合市場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