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出土的帶有早期文字符號的黑陶罐。
墓葬出土的玉璧。
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人類遺骨。
中華文明的源頭,除了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外,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是重要源頭之一。長久以來,考古界有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區僅限于環太湖流域,很少跨越長江這一道天塹。如今,這一切都將發生改變。近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江蘇省興化市蔣莊遺址的墓葬中,出土了500多件良渚文化時期的陶器、玉器等生活用品。更罕見的是,墓葬中還出土數百具非常完整的人類遺骨。
找榆樹根,意外發現大遺址
據興化市張郭鎮黨委宣傳委員趙曉喻介紹,這個遺址的發現,還要追溯到2009年4月。“當時鎮中心學校的孫建忠老師,沿著張郭鎮蔣莊東側的泰東河沿岸尋找榆樹根。幾鋤頭下去,孫老師竟意外地發現了一些帶花紋的破碎陶片。孫老師感覺可能挖到了文物,趕緊向上級部門彙報。隨後,興化市文廣新局和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到現場發掘,確定這裡是一處很大的早期文化遺址。”趙委員告訴記者。
2011年,因泰東河進行全線疏通、拓寬,位於泰東河岸邊的蔣莊遺址被劃進工程的施工紅線之中。因此從去年5月份開始,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蔣莊遺址設立項目部,對整個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如今1年多過去了,這個神秘的大遺址也逐漸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
據介紹,雖然蘇北地區也零散出土過一些良渚文化的陶器,但從來沒有發現過大型墓葬、村落等良渚人生活的痕跡。並且環太湖地區發掘的良渚文化遺址,極少有遺骨出土,所以直至今日,考古界也難以得知良渚人的身高、相貌等身體特徵。
3000平方米的墓葬中,整齊埋葬著數百具遺骨
前天上午,在南博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甘恢元的帶領下,揚子晚報記者來到這處總佔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大型遺址。3000平方米的考古現場上空,已經搭建了鋼結構屋頂。一座座墓葬出現在2米多深的深坑中,所有的墓葬均呈東西向平行排列,非常規整,極少出現疊壓。幾乎所有的墓葬中,都保留著人類遺骨,並且很多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據甘恢元介紹,158號墓是整個墓葬群最大的墓葬。這個墓葬的棺木,是一個典型的船棺。“這個棺木長約2.5米,寬約1米,是將一個完整的樹榦挖開後做成的。除了棺木特殊以外,這座墓葬的棺木外面,還發現了六顆人類頭顱的遺骨,很有可能是墓主人的陪葬。墓的主人有可能是當時的軍事頭領,這6顆陪葬的頭顱,可能是墓主人的戰俘。”甘恢元表示。
南博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朱曉汀告訴記者,良渚文化時期的墓葬中出土如此多的遺骨,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良渚文化的中心在環太湖地區,那個地區的土壤呈酸性,所以很少有人類遺骨保留下來。這個遺址的土壤呈弱鹼性,並且濕度較大,墓葬內保持了一定的恒溫恒濕,所以出土了大量的人類以及動物遺骨。”
出土陶器上發現早期文字符號
隨後,甘恢元等人帶領揚子晚報記者,來到距離工地1公里外的文物庫房。不大的庫房內,整齊地擺滿了各種陶器、玉器等文物,其中玉斧、玉琮、玉璧等玉器數十件,個個打磨圓潤、光滑、精美。在所有的陶器中,一個小型的黑陶罐顯得與眾不同。同其他陶器上的紋飾不同,這個陶罐的表面畫著一幅圖案。圖案內容為4根繩索從一隻類似于野豬的動物身下穿過,然後被棍子挑起。“這描繪的是當時打獵之後,眾人將獵物抬回聚居地的情形,是記事性的文字符號,也是早期文字的雛形。”甘恢元稱。
考古意義
有望弄清“蚩尤”長啥樣
前天下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墓葬群的發現,將解開一系列關於良渚文化的謎題。林所長告訴記者,考古學證明,良渚人無論從存在時間,還是分佈空間上,都同古代傳説中的蚩尤部落非常接近,可以説是蚩尤傳説的原型。然而因為以往的遺址中很少發現遺骨,考古界一直未能得知良渚人的身體特徵。“蔣莊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完整的人類遺骨,我們不僅可以復原出良渚人的身體及面部,甚至可以通過DNA技術,確定整個墓葬群所有墓葬的親屬關係,進而‘復活’一個完整的良渚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