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家譜

畬族族譜:延續的根脈

2010-08-09 13:35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編輯:徐維彬

畬族村落

  近年來,學術界越來越重視對家族譜的研究。據統計,現存的1949年前編印的中國家族譜原件,全球公藏總量約為3萬種。上海圖書館累計收集家族譜約1.2萬種,近10萬冊,是世界上收藏中國家族譜原件最多的單位。在這些家族譜中,少數民族譜牒佔有一定的比例,本文嘗試對福建省畬族族譜及其利用價值做初步探討。

  福建省畬族族譜主要保存在各地圖書館、檔案館、文化館、方志委、政協文史組、高等院校等單位以及畬族鄉村或私人手中。

  據了解,福建省圖書館保存有不少畬族族譜,如《晉江鬥山雷氏族譜》抄本若干卷,清代藍世煌等修纂的《福建晉江豐山藍氏族譜》抄本一冊等;成立於2000年5月的上杭縣“客家姓氏譜牒館”,現已收藏閩、粵、贛客家族譜600多個版本、5000多冊,其中抄藏和印藏上杭縣畬族族譜20多種;廈門大學歷史系保存有《福建晉江雷藍蘇三姓族譜》鈔本若干卷;福建省建甌市檔案館收藏有《雷氏族譜》三卷18冊。省外不少圖書館也收藏有一批畬族族譜,如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中南民族大學圖書館以及國家民委民族圖書館等。臺灣也有部分畬族族譜。

  畬族鄉村收藏著大量的譜牒資料,如福建省霞浦縣諸姓畬族幾乎都有宗譜。畬族私人手中也收藏有不少本民族的族譜,如上杭縣某一畬族後裔收集藍、雷、鐘三姓畬族族譜20余種。

  有代表性的畬族族譜中一般都有“本姓源流序略”、“歷朝詔封恩榮記錄表”、“鳳凰山祖宗故圖”、“歷代排行字頭”、“本譜排行字頭”、“本宗譜世系”、“本譜支系排列”等內容。其與漢族族譜相比較,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畬族族譜的“譜頭”保存有盤瓠傳説。盤瓠傳説是畬族氏族崇拜思想的代表,它融合到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畬族傳統文化意識形態的核心。

  特殊的排行方法。畬族藍姓按世(代)排列以“大、小、百、千、萬、念”6字為行次,而雷姓少“念”字,鐘姓少“萬”字,每世(代)僅用一字做週而复始的迴圈使用,以此作為輩分長幼的標示。如藍姓某男,同世行次為“念”,他在同輩中排第36位,譜名便為“念三十六郎”。受漢族影響,現在畬族已基本取消這種排行方法,只以排世作為輩分長幼的序列。

  漢化程度高。福建省畬族族譜大多為清代及民國時期的産物,這些族譜的修纂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十分明顯。主要表現為:一是與漢族修譜的宗旨基本相同;二是族譜體例和凡例等的撰寫也很大程度上仿傚漢人,還有些畬族族譜是邀請漢族知識分子撰寫的。

  畬族族譜是我國族譜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利用畬族族譜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一是有利於了解畬族來源及其遷移情況。關於畬族來源問題,學術界有諸多不同觀點。在各類畬族族譜中,對畬族後期遷徙路線記載較為翔實,但追溯到源頭卻往往語焉不詳。筆者認為如果能對福建省畬族族譜進行“地毯式”的收集,並對族譜記載內容進行全面分析研究,相互印證,或許就能夠較為全面地了解其來源和遷徙情況。

  二是族譜是畬族尋根問祖、認定民族成分的重要依據。族譜是我國幾千年宗法社會的特殊産物,它通過“載祖德、立族規、明宗支、分族叢”,藉以增強“木本水源”、“敬宗睦族”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見,畬族族譜不僅在尋根問祖方面起著重大作用,而且是確認民族成分、落實民族政策不可或缺的依據。

  三是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價值。畬族族譜保存了與本族有關的盤瓠傳説、源流序列、行第排列、族規家訓、公産記載,以及一些官府文告等文獻資料和凡例序言之類的文字。族譜涉及了該家族的制度方面(組織系統、族規、婚喪禮儀制度、管理方法等)、經濟方面(田産數量、分佈、收益)和文化方面(家庭教育、科舉、技藝、詩文等)等內容,對研究畬族家族史、宗法制度有重要價值,對畬族經濟史、人口史、民俗史、華僑史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責編:陳訸瑋)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