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的起源與臺灣魏姓源流
魏姓是中華大姓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考其起源,主要有以邑為氏和以國為氏,據《史記 魏世家》記載,西元前11世紀周文王第15子子高封于畢,後國滅。春秋時期,畢公高的嫡孫畢萬為晉獻公大夫,畢萬于西元前661年受封于魏邑(今山西芮城東北),畢萬的子孫以邑為氏,稱魏氏。
西元前453年,畢萬的後裔畢斯(即魏斯)聯合韓、趙滅掉晉國,三分晉地建立魏、韓、趙三國。魏國定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魏斯當為魏文侯。西元前364年,魏惠王主政時為避強秦,將國都東遷至大梁(今開封市)。魏國在大梁建都長達139年,歷經六代君主,魏國王族子孫以國為氏,成為魏姓之主源。
自戰國初年以來,以國為氏的魏姓世居中原。魏安王二十二年(西元前258年),秦將白起打敗了趙國駐長平的大軍,坑殺趙國降卒40萬,乘勝進逼趙國都城邯鄲。魏國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名揚天下,其後人在中原一帶族旺人眾。信陵君的嫡孫魏歆漢代時任巨鹿郡守。其後,自漢至唐,這支以國為姓的魏氏族人在巨鹿枝繁葉茂,入仕者代不乏人。魏植又分為巨鹿東、西兩支。其後裔中名人有北齊侯射魏收。
唐代時期,魏姓最為顯赫。魏徵、魏玄同、魏元忠、魏知古、魏漠、魏扶六人先後為相。其中巨鹿魏氏的代表人物魏徵名貫古今。魏徵,巨鹿曲城人。後徙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入唐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推為諫議大夫。貞觀三年(西元629年)任秘書監,參與朝政,後任侍中,多次勸唐太宗以隋亡為鑒,認為君好比舟,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深得唐太宗器重。其“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古訓已成為古今名言。漢唐以來,由於巨鹿魏氏名人輩出,因而形成郡望。
魏徵的十七世孫魏彌于唐末入閩,魏彌長子魏進富,徙居福建永定苦竹堡,次子進興居南靖梅林鄉。
當今居於臺灣臺北、臺中、新竹、高雄等地的魏姓是以國為姓、故地開封魏姓的後裔。據廣東《五華魏氏族譜》載,南宋末年開封蘭封人(今蘭考)魏良佐,字子元,授福建布政司參政,赴任途中經江西贛州遇亂,遂卜居江西石城,魏良佐在石城傳二世,其子魏淑玉生子元、享、貞、利四人。南宋末年陸秀夫、張仕傑護送宋帝趙退居贛州。後元兵南下,趙逃往福州,贛州大亂,兄弟四人逃往福建南靖。後又徙居惠州長樂(廣東五華),成為五華一世祖。享公徙居福建汀州,後又居惠州龍川。元公在五華下傳十三世至應浩公時,于清乾隆年間渡臺,在新竹新浦鎮上寮一五八番地開墾基業。
清代,魏氏族人入臺者以魏(開封人)信陵君後人魏徵之十七世孫魏彌之後為眾,余多為開封蘭封人魏良佐之後人。
開封魏姓後人入墾臺灣的時間始於康熙末年,福建漳州南靖的魏文仲(屬魏彌之後魏進興派下),初居於臺南市一帶,後移至臺中縣烏日鄉。乾隆初期,來自客家地區福建汀州永定的魏愧烈(屬魏彌之後魏進興派下),墾居今新竹新浦鎮一帶。乾隆中期,福建客家汀州永定的魏德寬、魏行春(屬魏彌之後魏進興派下),入臺分居今彰化市和桃園縣平鎮鄉一帶。道光年間,廣東惠州陸豐的魏斐捷、魏春貴(屬魏元派下),二人墾今新竹縣芎林鄉。為加強聯誼,臺北市、高雄市、花蓮縣、桃園縣、新竹縣、金門成立了魏氏宗親會和世界魏氏宗親總會。
魏惠王遷都大梁城
戰國初期,七國並立,魏國首強;列國變法,魏國先行。
戰國初年,魏國拜李悝為相,最早實行社會改革,使魏國成為戰國早期強盛的國家之一。李悝死後,魏國由盛轉衰,魏惠王為避強秦,于西元前364年,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將國都遷至大梁(今開封市),並修築了大梁城。
魏惠王十年(西元前360年),魏國從黃河開挖了一條運河大溝,魏惠王十一年(西元前359年),又開挖了鴻溝。大溝和鴻溝的開挖使齊、濮、淮、睢、潁、渦、汝、泗等諸條河道互為貫通,不僅加快了大梁城的經濟發展,而且為發展黃河、淮水、長江流域的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戰國時期,大梁城四週沃野千里,農産品以稷(小米)、黍、麥、菽(豆)為主,十分豐富;冶鐵和紡織手工業盛極一時,紡織品十分著名,大梁城成為有名的“車馬往來,日夜不休”的大商巨賈的經商之地。秦始皇二十三年(西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將王賁攻魏,王賁從黃河經鴻溝引水灌大梁。歷經3個月,大梁城被淹成一片廢墟,魏王假向秦國投降,魏國旋即被秦國所滅。
魏惠王遷都大梁,魏國前後在開封建都長達139年,歷經惠王、襄王、昭王、王、王、魏王假六代君主,不僅促進了魏國的經濟和大梁城的發展和繁榮,而且對提升開封的歷史地位,為以後多朝在開封建都奠定了基礎。
孟子遊梁祠
周烈王六年(西元前368年),魏惠王即位,後“避秦遷梁”,人稱“梁惠王”。
惠王即位後,屢敗于齊,尤其馬陵一戰,大將龐涓被殺、太子被俘,秦衛鞅伐魏,迫使河西求和。為求富國強兵,惠王“卑辭厚禮以招賢者”。西元前336年,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來到大梁,惠王求教于孟子。孟子向惠王獻首倡“仁義治國”之道,以“五十步笑百步”勸魏惠王。西元前339年,孟子又向惠王之子襄王答對。孟子在大梁宣傳儒家學説,闡述治國安邦之道,雖未被魏王採納,但孟子的治國安邦之道卻為後世所遵循,對中國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為銘記孟子見梁惠王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北宋時期開封始建“孟子遊梁祠”。
遊梁祠始建於宋代中葉,在東京(開封)裏城西南(今包府坑附近一帶)。明代,遊梁祠被視為“教化民眾”之所。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重修遊梁祠時,在祠前新增牌坊,東、西各建齋舍十八間,規模宏大,盛極一時。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時任開封知府朱之瑤重建遊梁祠于新府學明倫堂之後。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撫閻興邦又在開封府文廟北、貢院之東重新修建遊梁祠和遊梁書院。據記載,此次重修遊梁祠,“重門甬道,堂廡巍然”,正殿上書康熙皇帝御書“倡明仁義”匾額,莊嚴肅穆、巍峨壯觀。
乾隆四年(1793年),遊梁祠又進行擴建,新增正殿五楹、東西廡各五楹及房舍、門宇、墻垣等。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又重修一次,祠堂面貌為之一新。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黃河水再淹開封,遊梁祠及書院漸廢。同治十三年(1874年),巡撫錢鼎在祠東重建遊梁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書院舊址建立新知學堂。民國三年(1914年),因經費不足,新知學堂停辦。自此以後,遊梁祠及書院無人託管,日趨頹廢。
遊梁祠年久失修,歷經滄桑,至今祠跡猶存,現存兩殿及古碑兩通。一碑為清康熙二十八年(1679年)《遊梁書院碑記》,一碑為清嘉慶五年(1800年)《重修遊梁祠碑記》。目前,石碑作為孟子遊梁的歷史見證,受到了文物保護部門的重視。1982年,開封市文管會重建碑樓加以保護。
信陵君竊符救趙
戰國魏昭王少子無忌,受封于信陵(今寧陵),人稱信陵君。魏公子信陵君兼才文武,善於待人,門下常有食客3000人,同齊國孟嘗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並稱戰國“四大名君”。
西元前258年,秦將白起打敗了駐在長平的趙國軍隊,坑殺趙國降軍40萬,乘勝進逼趙國都城邯鄲,一舉滅趙,進而吞併韓、魏、楚、燕、齊五國,完成其統一中國之霸業。
趙國都城邯鄲被困,趙王向楚國求救,楚國派春申君率兵救援。趙國又向魏國求援,魏國是趙國的鄰邦,唇齒相依,魏公子信陵君的姐姐又是趙惠文王之弟、平原君的夫人,皇親聯姻,救趙責無旁貸。魏王派大將晉鄙率軍十萬救援邯鄲。
秦王得知魏王救趙的消息,十分惱怒,遂派使者威脅魏王。魏王懾于秦王之威,急令大將晉鄙率兵停駐鄴城。
邯鄲被困之後,趙國多次向魏王求救,魏軍遲遲不至,平原君暗派使者向信陵君求助。信陵君素來主張抗秦,多次勸魏王進兵,申明大義,但魏王迫於秦國壓力,始終按兵不動。
信陵君勸説魏王救趙不成,決定孤注一擲。其手下謀士侯嬴獻計,讓魏王愛妃如姬盜“兵符”調兵,解救邯鄲。信陵君依計而行,盜取“兵符”,帶武士朱亥持兵符前往邯鄲。大將晉鄙頓生疑竇,朱亥用鐵槌殺死晉鄙奪得兵權。
為鼓舞士氣,信陵君命軍中父子俱在軍中者,父歸;兄弟俱在軍中者,兄歸;獨子無兄者,歸養父母。魏軍士氣大振,最後選得精兵八萬直奔邯鄲,一舉擊退秦師,解了邯鄲之危。
信陵君大敗秦軍功成名就,名揚天下,但因竊符殺將,無法回魏,只得僑居趙國。
西元前247年,秦將蒙驁伐魏,連陷數城。魏王恐慌,急忙派人召回信陵君回魏,命為上將軍,率軍抗秦。諸侯聞得信陵君為將,紛紛響應,遣師援魏。信陵君五國聯軍,大敗蒙驁,使秦軍敗退函谷關。
秦王深忌信陵君掌兵,密使人持萬金收買晉鄙舊部向魏王進讒。魏王昏庸無道,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權。信陵君壯志未酬,後抑鬱而死。
信陵君死後葬于開封城南(今金鐘李村西),墓高約一米、直徑15米,頗為壯觀。
魏都大梁由於信陵君“竊符救趙”這一千古不朽的歷史事件,使開封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後人讚譽魏都大梁詩曰“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信陵君的深遠歷史影響由此可想而知了。
魏徵墓、魏徵廟、魏徵廟村
魏徵墓位於開封尉氏縣洧川鎮西北1.5公里魏徵廟村。魏徵,巨鹿人(今河北館陶),後徙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唐初任秘書監,勸諫唐太宗李世民,以君為舟,以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勸誡執政者關心民生,以求長治久安。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嘆曰:“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徵殞,朕亡一鑒矣。”
現存魏徵墓冢高大,四週樹木林立,十分壯觀。
據記載,魏徵死後,後人敬仰魏徵的高風亮節,遂在魏徵墓前修建魏徵廟,以資祭奉。魏徵廟,始建之確切年代待考。廟坐北向南,大門寬敞宏偉、氣勢恢弘。魏徵廟曆盡滄桑,年久失修,現已失原貌。現存大殿一座、拜殿三間,拜殿外東西墻壁嵌存明天啟四年(1624年)《重修碑記》、大明開封府《魏公廟金神重修碑》、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重修金神碑》、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魏公廟重修門碑》四通。殿前立清雍正五年(1727年)《今椿魏公神像暨滿堂神像碑》,碑文記載了重修魏徵廟之經過。魏徵廟于1985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魏徵廟村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周、梁兩姓人家于洪武初年從山西洪洞縣徙居此地。初在魏徵廟四週建房居住,故名“魏徵廟村”。
魏徵廟、墓附近原有魏姓人居住,由於歷史上黃河在尉氏縣一帶氾濫,魏姓後裔幾經遷徙,現集中居住于洧川鎮東南魏莊,現魏莊居住尉氏家族人口逾千人,也是魏國(開封)以國為姓的魏姓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