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姓氏源流

肇慶鼎湖陳氏源流

2011-12-27 15:28     來源:鼎湖地情網     編輯:徐維彬

  水坑陳姓(含院主、硯洲、平坦、依坑、羅隱、槎布分支):南宋紹熙三年,陳子誠由南雄珠現巷來居九坑仕曹山,後移居水坑一村(時稱塘門口),至今33代,居水坑村有2800余人。建有宗祠“薦馨堂”,本志人物篇進士陳一龍等四人,舉人陳保定以及民國時期名人陳讓湖、陳啟泰等是該族後人。

  水坑陳姓後人分支出七個支系。

  元代,陳秀一從水坑遷居院主二村,至今27代,居院主有140多人。

  明洪武年間,陳尚一由水坑分遷硯洲三村(後稱南股南邊陳),至今22代,居村中有350余人。建有宗祠,本志人物篇陳煥章、陳日寵等是該族後人。 明永樂年間,陳樹德由硯洲分遷廣利平坦村,至今21代,居村中有300多人。

  硯洲陳族後代陳伯選分遷永安雙魚洲村,今居村中有50人。雙魚村伯選後人陳語季分遷篁竹園,今居村中有約80人。清順治年間,篁竹園後代又分遷蓮花鎮蔗村,至今16代,居蔗村約370人。

  明初,陳燕山由水坑分遷依坑陳屋村,至今24代,居依坑有600余人,建有宗祠。明時,陳本初由水坑分遷坑口羅隱(舊稱博頭陳),至今22代。清嘉慶年間,陳世榮由水坑分遷坑口羅隱昌賢裏,至今10代人,兩族合一村,共140余人。

  明末清初,陳對祖由水坑分遷廣利槎布村,今居槎布約50人。槎頭一支也是水坑分支,始遷祖名字失記,始遷至今18代,居槎頭約70人。

  布基陳姓(含桂榮高蘭分支):據布基陳氏族譜稱始遷祖陳伯玉宋鹹淳六年,從端州遷居水基(水坑族譜稱伯玉是子誠第7代孫,兩譜不同),再遷廣利桂榮,後定居布基(舊稱白鶴洲),至今27代,居布基約1600余人,建有宗祠“饗保堂”,本志人物篇武舉人陳進是該族後人。陳伯玉的第三子陳粵叟後來又回遷廣利桂榮(舊稱梓榔化),為桂榮陳姓始遷祖,至今26代,居桂榮約180余人並建有宗祠。粵叟子陳懷德、陳大德同遷永安高蘭村,今居高蘭有230余人。宗祠建有“合德堂”。

  橫槎三巷陳姓:宋末,陳憬(未知何處人)因避亂來居橫槎三巷,至今26代,居村中有120余人。陳憬第6代孫陳時宣分遷橫槎衝口(舊稱田心坊),今居村中約30人。

  沙浦陳姓(含村頭、貝水、鶴仔基、岐洲、鶴田、龍一、羅隱、後瀝、崖洲分支):元末,陳昇字東可,由南雄遷來蘇二陳村。明初,其孫煌業、雅言自陳村移居沙浦村,後分伯仲兩房。有宗祠名“聚德堂”,奉陳昇為始遷祖,至今32代,居村中(沙一、沙二)有2000余人。本志人物篇進士陳汝湘,舉人陳星、陳文豪及名人陳旦、陳祝齡,革命烈士陳友等是該族後人。沙浦陳姓有九個分支。

  桃二村頭分支:由伯房十二代孫陳榮分遷而來,至今居村頭有30余人。

  貝水分支:由伯房十二代孫陳春、陳舒分遷而來,至今29代居村中有50人。該族後人陳仕略又分遷貝水岐撒村(今岐溪村),今居岐溪村約40人。鶴仔基分支:由伯房十二代孫陳德重分遷而來,至今29代,居村中有60余人。

  岐洲分支:由伯房十三代孫陳祿分遷而來,至今28代,居岐洲有20余人。鶴田分支:由仲房十五代孫陳惟信、陳惟立分遷而來,至今居鶴田有40余人。

  龍一水口分支:明時,陳耀星由沙浦分遷龍一水口村,至今26代,居水口有30余人。

  羅隱村頭分支:明時,陳余由沙浦分遷羅隱村頭,至今20代,居村中有60余人。

  後瀝鵝圍分支:明末,陳倚南由沙浦分遷後瀝鵝圍村,至今18代,居鵝圍90余人。崖洲分支:清順治年間,陳紹群從沙浦遷居蓮花鎮崖洲村,至今11代,居崖洲130余人。

  蓮塘陳姓:祖居四會縣新寨村。明時,陳野翁遷來蓮花鎮蓮塘村,至今23代,居蓮塘有200余人。建有宗祠“尚武堂”。

  龍塘陳姓:先祖順德人,明代後期,陳上言遷來廣利龍塘村,至今17代,居龍塘有90余人。建有宗祠。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