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總會會長廖武治在第四屆海峽論壇大會上致辭
台灣網6月17日廈門消息第四屆海峽論壇大會17日上午在廈門海峽會議中心舉行。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總會會長廖武治在致辭中表示,自2005以來,兩岸的宗教交流相互切磋觀摩,分享經驗,在交流中成長,希望兩岸共同推動各項社會福利以及學術交流,關懷社會各個角落的生活與人文。
廖武治説,臺灣開拓之初,大陸閩粵漢人渡過險惡的黑水溝,來到臺灣開墾,先民披荊斬棘,宗教信仰成為支援他們面對惡劣環境的重要力量。渡海的先民大多來自漳州、泉州,在故鄉都信奉保生大帝。因此,隨著移民到臺灣,也將保生大帝的信仰傳播到臺灣。其傳播過程跟移民的開拓路線是一樣的。隨著閩南的移民供奉保生大帝廟,從澎湖、臺南到高雄地方,後來又發展到嘉義、雲林中部,最後才到臺北和宜蘭。目前供奉保生大帝的地方公廟在臺灣有三百多座,可見保生大帝的信仰在臺灣相當的興盛。
廖武治介紹説,1987年11月,兩岸開啟了宗教與文化的交流大門。1989年,臺南學甲慈濟宮在前董事長周大圍先生的號召下重建;1991年6月,重建完成,並舉行慶祝大典;同年3月,臺中元保宮也在前主任委員賴煥樟先生的倡議下完成了青礁慈濟宮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