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名門望族

“制藥無人見,虧心有天知”——廈門中藥行業老字號揭秘

2008-09-18 13:54     來源:廈門晚報     編輯:賀晨曦

爾等兒孫不得庸醫誤人

正和國醫旬刊廣告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廈門正和藥丸行編印了一期紀念刊,紀念其先祖陳則逸研製正和六味地黃丸300週年。

  陳則逸,同安蓮花社人氏,自小聰明穎慧,飽讀詩書,族人都預測他參加科考必將名列榜首。沒想到幾年過去,連個秀才也沒考上,遂對仕途心灰意懶,萌生“不為良相,當為良醫”之念,從此熟讀醫書,立下“以仁心仁術濟世救民”的宏願。行醫過程中,陳則逸逐漸發現:診者醫術再高明,沒有良藥也是於事無補。而同樣的藥方,不同的藥材和不同的炮製方法,其療效也大不相同。

  其後,陳則逸開始醫、藥兼顧,親自為前來求醫的病人配藥、制藥。明崇禎五年(1632年),陳則逸的正和藥丸行正式開張。正,取正大光明、誠信無欺之義;和,取和衷共濟、和睦融洽之義。正和藥丸行炮製的中成藥均選取地道藥材,嚴格按照規定程式炮製,決不偷工減料。

  張仲景的金匱腎氣丸原為治療小兒發育不良的平和之方。陳則逸根據長期的醫療實踐,對藥方中六種原料的分量加以增減,研製出具有滋陰補腎療效的正和六味地黃丸,對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症狀有明顯療效。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實踐,正和六味地黃丸名聲大振。

  陳則逸逝世之前留下遺言:爾等兒孫醫術不精,不得為庸醫誤人,可以制藥為業。制藥亦無訣竅,不自欺,不欺人,就能制出好藥。

  陳則逸的後代從此不再行醫,專心以制藥為業,並將祖先遺言“制藥無人見,虧心有天知”作為店訓。

制藥過程嚴格遵照古制

民國二十五年同人月刊的正和廣告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軍佔領並開始經營廈門;康熙二十二年臺灣底定後,廈門島成為福建水師提督駐地;翌年,清廷在廈設立閩海關,廈門島成為沿海和對臺灣貿易的通商口岸,嶄新的小城充滿了勃勃商機。

  清乾隆中葉(1765年前後),正和藥丸行遷往廈門島港仔口街(今鎮邦路與昇平路交界處)。(據現有史料,港仔口街始見於清乾隆三十一年即1766年編纂的《鷺江志》,參考相關史事記載及有關人員口碑資料,權將正和藥行在廈門島的創設時間定為清乾隆三十一年前後)。

  當時的廈門島市面繁華,商鋪林立,競爭十分激烈。正和藥行恪守店訓,嚴格按照祖先流傳下來的方法挑選藥材:山藥要淮安出産的,丹皮必定出自鳳凰山,蜂蜜一定選用花蜜;所有原料不僅要是上品藥材,使用前還要經過精心挑選,發黴變質的決不使用,即便是稍有受潮,也要挑出晾幹或烘乾。炮製過程也堅持遵照古制:蜂蜜要煮成貢緞色,黨參要用龍眼幹湯兩浸兩曬兩炊,熟地則要九蒸九曬。正和藥丸飽滿堅實,富有光澤,令人一看就知道炮製有方。正和六味地黃丸由於配方獨特、工藝講究,可以泡開水或鹽水飲服,泡開後的藥液呈琥珀色且氣味芬芳,使服用者免除了吞咽藥丸之不便。

  到了清同治年間陳岳主持店務時,正和藥丸行不僅在廈門島站穩腳跟,而且打開了漳州、泉州、臺灣等地的銷路。陳岳的兒子陳朗山、孫子陳文明主持店務時,正和藥丸開始暢銷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緬甸等國,在當地華人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炮製工藝
對內並不保密

正和在《江聲報》的廣告

廈門日報1958年5月1日正懷聯合藥廠廣告

  正和藥丸行的藥丸處方和炮製工藝對外保密,在店內則是半公開的秘密。老闆屢屢告誡店員:處方、工藝沒什麼好保密的,制藥關鍵在於用心。誰像正和這樣用心制藥,一定會做出好藥。做出好藥,就等於捧上金飯碗。

  但是,有人對這番表白並不以為然。民國十四年,兩個從正和藥丸行退職的人員與一日籍臺灣浪人相勾結,開設了一家名為“真和”的藥行,專門模倣正和的産品,不僅品名一樣,就連包裝也如出一轍。模倣者原想借此發財,沒想經營三四年之後,虧損上萬元,不得不關門了事。為了不讓“真和”模倣正和的産品外流影響聲譽,正和藥丸行花了一大筆錢將“真和”藥行的貨底全數收購,付之一炬。後來,又有人盜用正和藥丸行的商號、商標,生産假冒正和藥丸銷往臺灣,起初獲利頗豐。正和藥丸行得知此事後,呈請當局查辦,假冒者落了個畏罪潛逃的下場(參見《廈門工商史事》軼名著《“正和”六味丸》)。

  1938年5月廈門淪陷,正和藥丸行遷往香港。1945年8月廈門光復。翌年10月1日,正和藥丸行重返廈門,在鎮邦路46號重新開張。

  1956年,正和藥丸行與懷德居藥鋪共同組建公私合營正和懷德居聯合製藥廠;1958年,正和懷德居聯合製藥廠與廈門醫藥站制藥廠合併,成立地方國營廈門制藥廠;1965年5月,廈門制藥廠中藥車間從制藥廠析出,與思明制藥廠共同組建為廈門中藥廠。此乃後話,不再贅述。

素負盛名懷德居

老市區的懷德居舊址

懷德居國醫旬刊打假廣告

  有二百餘年曆史的國藥老字號在廈門島素負盛名,老廈門熟悉的大珠碧驚風散,專治小兒驚風症,舊時為家家戶戶必備之藥;另一味中成藥大七厘散,專治內癆外傷,為傷科良藥,兩者均為著名藥鋪懷德居首創。

  大珠碧驚風散的創制人為郭斐然。郭家祖籍河南,祖上以打拳賣藥為業,對武術和中草藥頗有研究。明嘉靖年間,因家鄉遭饑荒,郭家輾轉流落到福建,最終在龍溪縣落籍。由於世代相傳,到郭斐然這一代時,郭家研製的中成藥已經小有名氣。尤其是治療小兒驚風和七癆八傷,可以説是屢驗不爽。

  清康熙末葉(1702—1722)(民國十五年廈門警察廳衛生局國藥店登記表載明:懷德居開辦歷史為200餘年,據此上推為清康熙末葉創辦),郭斐然從龍溪到廈門島上賣藥。當時的島西南部最熱鬧的地段石埕街(今大同路、大元路一帶)有一座供奉海神媽祖娘娘和醫神吳本的廟,稱為懷德宮。吳本是宋代的一個道士,在海滄青礁山中煉丹,併為附近村民診病。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深受百姓愛戴,逝世後被推崇為醫神,民間稱吳真人、大道公、保生大帝。島上供奉吳真人的宮廟有30多座,懷德宮為其中之一。

  清乾隆年間的廈門島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大商埠,但島上人口多達16100余戶、八九萬人,大部分聚居在廈門島西南部方圓不到五公里的狹小區域,居住條件和衛生條件都相當惡劣,因此時常有疫病流行,懷德宮之類的宮廟的香火總是十分旺盛。道光版《廈門志》在記述島上的風俗時寫道:“鄉各祀一神,家各祀一神,有病則以肩輿抬之向藥肆取藥,顛簸而行。神長不過尺許,皆屬不經,雖官禁不止。病不延醫而詣神,死而無悔,亦閩俗最愚之惡習也。”(《廈門志》)郭斐然從中看到島上對於藥品的巨大需求,與藥販陳裕記合夥在懷德宮附近租了間房子開設藥店。順應當時廣大百姓的社會心理,藥店定名為懷德居,取緬懷、繼承吳真人崇高醫德之意。

  懷德居開張后,郭斐然將郭家傳統的特效藥小兒驚風散進一步提高,定名為大珠碧驚風散,與大七厘散作為懷德居的主打名藥。值得一提的是,懷德居根據廈門為華僑進出境主要港口的特點,精選20多種中藥材,研製出“藥制橄欖豉”,專治暈船暈車、風寒感冒、醉酒積食等症。不僅成為出國華僑旅途自用、饋贈親友的珍品,也成為許多島民居家必備的佳品(參見《廈門工商史事》馬達著《“懷德居”老藥鋪》一文)。

  民國期間,懷德居先後由陳家的後人陳武福、郭家的後人郭金全負責經營,店址先後設在繁華地段的港仔口、中山路、鎮邦路。1965年,懷德居的傳統中成藥的品種和生産工藝移入廈門中藥廠。

  文/圖 李啟宇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