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家族故事

“田家燒鍋”闖關東

2008-07-28 14:10     來源:華夏田氏網     編輯:賀晨曦
    “田家燒鍋”在哈爾濱市發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地位,兩位山東人以釀酒帶動了城市發展——  

   1、開荒種田尋水源釀酒

  日前,在安埠商廈,記者輾轉找到了田氏兄弟第七代後人田沛國,他説,按當時清朝的規定,漢人不得任意開荒。於是,田氏兄弟便認住在阿勒楚喀(阿城)的旗人溫八秧子為房東,他們成為佃戶,開荒種地。過了幾年後,除了交給房東的糧食,自己也漸漸有了余糧。

  因其祖上傳有釀酒的手藝,於是兄弟倆決定把余糧釀成酒。釀酒最主要的是水要好,經過幾個月的走訪,他們發現一處水源,水甘甜而清冽,於是就開始在水源地(今通天街和安埠街交叉口處)建起了燒鍋釀酒。

  田沛國説,聽老一輩人講,當時釀酒只是自家人喝,後來釀得多了,就賣一些給鄰居路人。因為東北當時氣溫很低,喝上一口燒酒,能抵禦嚴寒,也能讓人暫時忘記對家鄉的思念。酒好,田氏兄弟又和善,來買酒的人越來越多,隨著規模的擴大,燒鍋也有了字號叫“永興德老田家燒鍋”。

  2、燒鍋好漢抗擊侵略者

  燒鍋是哪年建起來的?據《雙城縣誌》記載:1814年,(嘉慶19年),雙城堡設置時其管轄範圍含有田家燒鍋和廂房(香坊)屯。這樣看來,闖關東9年內,田氏兄弟就創建了有一定規模的田家燒鍋。

  後來,由於田氏兄弟誠實、仗義、好客,田家燒鍋不斷發展。田沛國説,燒鍋位於今天安埠街的中部,白酒為高粱釀造,醇香可口,遠近聞名,暢銷哈爾濱、雙城、阿城、呼蘭等地。田家燒鍋成為當時東北地區一大私營業戶。

  記者從兩張百年前的田家燒鍋照片看到,氣派的大門、石刻的臺階、高大的院墻及寬闊的院子呈現出燒鍋當年的繁華。

  田沛國説,燒鍋給長工抵工資的“流通券”,在一段時期內,被當作當地流通貨幣使用。這是因為燒鍋講誠信,不論誰拿著這樣的流通券,到燒鍋就可以兌出銀子來。流通範圍,一直到阿城。

  《哈爾濱志》記載,1896年6月3日,清政府同沙俄政府在莫斯科簽訂了《中俄密約》,允許沙俄政府在中國吉林、黑龍江境內修築中東鐵路。1898年4月23日,沙俄築路隊工程師希特洛夫斯基帶領考察隊20名職工,哥薩克兵半個中隊(約50名)到達哈爾濱(香坊),強佔田家燒鍋作為中東鐵路的指揮機構。

  田沛國説,田家燒鍋有自己的産業,加上骨子裏山東人特有的粗獷,田家主事的就出錢組織了幾百人,用大刀、長矛和火銃子和考察隊正面對抗,守在燒鍋圍墻裏,堅持了1個多月,圍墻全是彈坑,後來沙俄的援軍到了,燒鍋被迫接受了8000兩銀子,把田家燒鍋大院讓了出去。

  《哈爾濱志》記載,1900年7月,庚子事變中俄軍隊鎮壓義和團,血洗了田家燒鍋。許多村屯被摧毀,市街遭破壞。

  香坊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康猛介紹説,1900年7月10日,清軍將領王忠泰率2500名清軍在義和團的配合下,在當地群眾支援下,當日下午攻佔了田家燒鍋。7月12日下午,田家燒鍋失守,王忠泰率隊突圍,清軍和義和團傷亡800多人,僅田家燒鍋院內就有屍體400具。田家燒鍋被夷為平地。

  偽滿時期,田沛國説,他爺爺田景武曾聯合東北抗聯小分隊,襲擊了由日本人控制的香坊火車站賬房。

  3、田家後人僅一人釀酒

  田沛國説,當年田家燒鍋成為廢墟後,田氏族人分散到各地,聯繫日漸減少。他的曾祖父在延福街一帶定居下來。由於當時處於兵荒馬亂的年代,無法再釀酒。他們一大家子人在香坊從事“開棚鋪”(紅白事)生意。

  目前,在香坊區居住的田家後人有100多人,他家共有兄弟六人,姐妹二人,現從事不同的職業。在他們兄妹中,只有五哥田沛柱從事與酒有關的工作。每當年節聚會,説起祖上創建田家燒鍋的事,他們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