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頭門譚族,本是宋徽宗大觀元年舉八行狀元的譚煥之後。南宋末,譚文淵由貢任榮昌尉使,定居南雄城北門(今四頭門)。承“八行家風”,詩禮傳家。七傳至譚大初,登明嘉靖進士,歷官戶部給事中、兵科右給事中,刑科左給事中,江西按察副使,廣西左參政。他為官清正廉明,獨持風紀,不撓權貴,與海瑞齊名朝野,呼為“譚青天”。隆慶四年,以南京戶部尚書致仕歸裏。修葺廬軒,受徒講學,從者日眾,自謂“老眼摩挲還識字,小齋重葺待君來。”卒年七十五歲,詔賜祭葬,謚莊懿。尚書馬森志其墓,謂其“涅不能緇,寵非能榮,文獻公後一人。”布政使陳善稱其“清介足以勵頑,凝重足以鎮俗,進必三讓,退由一辭,卓然有大臣風,庶幾古社稷臣。”《明史》附有譚大初傳。後人以四頭門為尚書裏。
譚族在南雄城世居七百多年,人文蔚起,明清朝入貢30人,庠生40人,出任教授9人。譚大初生四子,長子譚音,貢生,歷任余杭教諭,升武義縣令,太平府通判,再升上石西州知州,所在著惠政,有廉介聲。
譚大初何許人?歷史文獻記載不一。《明史•譚大初傳》説是始興人。《直隸南雄州志》載《宦跡•譚大初傳》説是北門人,而在《選舉志•進士》則説是始興籍。1990年版《南雄縣誌•人物•譚大初傳》綜合諸説謂譚大初是保昌縣人,祖籍始興,卜居南雄北門。此説是有歷史根據的。譚氏族譜載有譚大初世系:
第一世譚瑱,南朝陳時平叛功封雲旗將軍,擢本部太守。由金陵遷寓始興,擇婿張九齡。其子譚侁為循州司馬。
第廿世譚煥,北宋大觀乙醜進士,舉八行之首。官朝散大夫。
第廿二世譚繼宗,譚煥之孫,生六子:文鬱、文舉、文淵、文友、文蔚、文惠。
第廿三世譚文淵,譚繼宗第三子,遷南雄,世居北門,由貢任榮昌尉使。
第廿四世譚昭伯,鄉飲耆賓。
第廿五世譚子敏,由貢任仙遊諭,升建昌教授,遷銅仁府教授。
第廿六世譚懋材,郡廩生。
第廿七世譚遜,歲貢,浙江壽昌縣丞,考滿升縣尹。
第廿八世譚升,遜之子,贈戶部左侍郎。
第廿九世譚驥,升之第三子,贈戶部左侍郎。
第卅世譚大初,驥之子,進士,戶部尚書。生四子:音、皆(幼卒)、旨、歷。
第卅一世譚音,貢生,累官上石西州刺史。譚旨,貢生。譚歷,廩生。
第卅二世譚學顏,音之子,蔭監。學伊、學聖、學賢皆庠生。
第卅三世譚澄(庠生)、澳、濤(庠生)、滄(庠生)、潤、沅。
第卅四世譚良弼、譚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