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大陸

黃滔祠

2008-12-05 08:55     來源:八閩祠堂大全     編輯:賀晨曦

  本祠坐落在莆田市城廂區東里。為紀念始祖黃滔,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創建正廳“思敬堂”,明天順年間,又建下廳“惇敘堂”和大門、馬臺、東直房等。佔地面積約780平方米,建築面積650.2平萬米。為我市現存年代最久(700年) 、面積最大、結構完整、保護完好的古建祠堂之一。1986年4月,由莆田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黃滔祠大門匾額“東里黃氏大宗祠”,正廳匾額“文章初祖”,門內牆嵌石刻“品樹連蔭圖記”,大門對聯:上聯為“雄藩息烽火,名士集南州,規正論功,閩海一時稱樂土”;下聯為:“延福世書香,甲族開東里,文章初祖,莆陽千載仰高賢”,對聯概括了黃滔的生平功績:黃滔(840-911)字文江,唐乾寧二年(895年)登進士第,授國子四門博士,不久,因唐室宦官擅權,朝政腐敗而返歸故里,天復元年(901年)閩王王審知薦授為監察禦史里行,威武軍節度推官。王審知治閩偉績,黃滔有“規正之功”,在中原動亂之際,許多名士皆慕滔名,南下避亂,交集于閩,倚滔為“八閩文壇盟主”,著有《泉山秀句》卅卷,《黃禦史集》十五卷,收入《四庫全書》,明成化興化知府岳正特建“文章初祖坊”,以表彰黃滔對晚唐文學發展所作的貢獻。
                                                              

  供稿人:黃景斌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