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姓氏稱謂

四川眉山590人姓氏怪 51歲婆婆姓“蹦的”(圖)

2010-11-08 11:05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徐維彬

莽順團和蹦的合影

  有人姓哭無人姓笑

  民警“哭笑不得”

  成都商報記者從眉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了解到,自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戶口整頓暨流動人口清查工作以來,眉山共發現“生僻姓氏”590人。有的姓氏在眉山僅有一人使用,如姓“別”、“哭”、“看”等,在眉山,僅“獨一人”的姓氏有上百個。

  “仁壽縣祿加鎮有個人姓哭,後來我們好奇地查了查,但沒有在眉山發現姓笑的人,這是資格的‘哭笑不得’。”一位民警笑著説。

  據民警介紹,這些“生僻姓氏”、“稀罕姓氏”大多數是確有其姓,但也有部分是登記錯誤所致。造成登記錯誤有以下原因:有部分姓氏是在遷移過程中,工作人員手寫的字跡很潦草,登錄時誤寫;有的姓氏為繁體字,民警登錄時用簡體字代替;有些姓氏為生僻字,電腦列印不出來,民警只好用同音字或其他字代替。此外,還有申請人在登記戶口時錯報了自己的姓名等。

  據民警介紹,雖然我國建立了姓名冷僻字數據庫,每年都在更新,如果在數據庫中仍無法查到該字,將對其辦理戶籍造成影響。不僅如此,如果姓名過於生僻,即使在公安部門登記成功,但是在辦理社保、銀行存款、升學、出入境時也會因為電腦系統無法錄入而遇到麻煩。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對於那些姓氏使用生僻字、冷僻字的居民,公安機關已經對人口資訊系統進行了升級,在字庫裏增加了許多生僻字、冷僻字,以方便“生僻姓氏”的居民辦理登記。

  醫生問:“性別?”患者答(驚奇):“醫生你真神啊,還沒有問就知道我姓別。”

  51歲的婆婆名叫“蹦的”;身高1米5,見人就愛笑,這大姐她姓“莽”……

  “我一直以為我姓莽就夠少的了,沒想到還有姓蹦的!”昨日上午,“莽姐姐”和“蹦婆婆”在始建鎮相遇後,兩人相擁大笑,引來周圍笑聲一片。

  在這些生僻姓氏者中,有你從未看到的故事……

  姐姐我姓“莽”

  “大姐貴姓?”“我姓莽。”“……”

  “她剛剛來的時候,我們知道她從雲南來,又姓莽,以為她很厲害,都不太敢跟她接觸。日子久了,才發現她一點都不莽。”莽順團的鄰居胡女士説,“不抽煙不打牌不惹事,不僅不莽,還很精明,口才也不錯,幫著老公一起修起了二層的樓房。”

  今年44歲的莽順團的家在仁壽縣始建鎮營山街,1988年,22歲的她從雲南嫁到了仁壽。她留著短髮,皮膚有點黑,見人就愛笑。

  “慢慢接觸久了,他們就開始和我開玩笑,叫我‘莽子’、‘莽小二’,我都不介意。我從小就姓莽,以前不覺得,來了四川才慢慢發現自己的名字有點特別。”現在,附近的村民都叫她“小二”,“他們嫌我的名字難記,我排行老二,所以就都這麼叫我了。”

  “我們兩個互相都尊敬對方,很少吵架打鬧,跟周圍鄰居也過得好。”彭先生笑嘻嘻地説,“莽就是傻、粗魯等意思,但是我老婆一點都不莽,既勤儉又持家。”

  “每次出去辦個事啊什麼的,人家一聽姓,往往都要嚇一跳。”莽順團笑著説,“人家都會説,耶,你一個女娃子,長得又不是五大三粗的,你還姓莽啊?”

  婆婆我是“蹦的”

  “我長這麼大第一次知道有人姓‘蹦’!姓‘蹦’就算了,居然還叫‘蹦的’!叫‘蹦的’就算了,居然還是個52歲的婆婆!”説起“蹦的”這個名字,在仁壽待了二十多年的彭海軍一臉驚訝。

  “我的名字有啥子特別的意思嗎?”蹦的今年52歲了,從甘孜來仁壽31年了,目前住在始建鎮通江村。蹦的頭髮花白,但精神矍鑠。當成都商報記者表明來意後,蹦的笑著説:“我孫兒都11歲了,我早就蹦不起來了!”

  “我的名字真的是‘蹦的’,身份證上就是。當年從甘孜過來後,很多人叫我改,説這名字麻煩。我覺得名字是爹媽取的,不能隨便改。”蹦的説,“後來還真遇到些麻煩。在村裏,好多人都不會寫我的名字,去抓藥醫生也不會寫……”

  “我是個文盲,自己寫不來名字。現在出門辦事都要把身份證帶起,不然口水都説幹了人家也聽不懂。”蹦的説。

  “莽姐姐”碰上“蹦的婆婆”

  “我一直以為我姓莽就夠少的了,沒想到還有姓蹦的!”昨日上午,“莽姐姐”和“蹦婆婆”在始建鎮的車站相遇了。

  “你一個姑娘姓莽啊?四川這兒都叫莽子哦!”“蹦奶奶”對“莽姐姐”的姓氏表示十分“擔憂”,“他們不得笑你嘛?”

  “我們都是外鄉人,又都有個獨一無二的名字,想不到今天又遇到一起了,真是有緣呢!”“蹦婆婆”挽住“莽姐姐”,笑著合了影,“這也算我們兩個的緣分嘛。”

  成都商報記者蔣麟 攝影報道

  問:性別?

  答:真神啊沒問就知道我姓別

  去檢查身體時,醫生問:“性別?”“醫生你真神啊,沒有問就知道我姓別。”“我問你性別。”“我是姓別啊!”“你要搗亂是不是?我問你的性別。”“我沒有搗亂啊,我是姓別啊!不信你看我身份證,我叫別進平。”醫生:……

  “啥名字?”“別進平。”“白?”“別,特別的別。”“啊?是不是哦,把身份證拿來我看看呢?”這樣的情況,對於在眉山某單位上班的別進平而言,早已習以為常。

  今年47歲的別進平幾年前從內江搬至眉山,由於姓別,平時在工作生活中鬧了不少笑話。

  “同事們經常喊我別哥,稍微不注意,就聽成了‘別個’,以至於人家經常對我説,‘別哥,我喊的別個不是別個,是你’。”一身正裝、戴個眼鏡的別進平笑起來很憨厚,“習慣了就對了。”

  “按照輩分來説,我是祖字輩的,女兒是學字輩的,如果按照上一輩的觀念,還得要把輩分放在名字的中間,那取名字就老火了,別學好?別學壞?別學啥子?”這事讓別進平笑開了,後來,因為妻子姓楊,女兒的名字就取雙方的姓———“別楊。”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