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風俗禮儀

孔孟講孝道符合現代社會標準 主張互動反對盲從

2012-02-29 14:07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楊永青

女版孝經圖

  在講到家庭的基本功能時,我把孝順、贍養、關心父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突出精神與健康上的奉養。這是不是恢復封建家長制?或者是保守,是守舊?

  對一些人的疑問與擔心有必要進行討論。這裡有兩個層面的問題需要分清。一是家庭的基本功能是可以脫離內容而獨立存在的,二是繼承“孝”文化並沒有照搬。

  文/湖南 蕭成志

  本文選自新浪老教書匠部落格,有刪節。

  首先説家庭的基本功能,所謂家庭的功能就是家庭的基本作用。這種作用與具體內容是有區別的。如贍養、孝敬父母是古今相同的,而贍養與孝敬的具體內容與方式,有同也有異,異大於同。我們繼承的首先是這種功能,具體內容就要區別對待了。

  至於封建社會中的孝文化,從古流傳至今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孝有三,是哪三條呢?《十三經注疏》中漢代經學家趙岐的解釋是:“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親,指父母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過分強調無後為大

  就是説:第一是對父母的過錯曲意順從,陷父母于不義。第二是家中貧困,父母已經年老,不去當官賺取俸祿來供養父母。第三是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無人祭祀先祖。可惜啊,前兩條逐漸淡化,強調了最後一條!

  可見不要曲意順從父母的錯誤是古今相同的。這是“孝”的頭號內容!我們不僅要自食其力,還要賺取錢財來贍養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要怕別人説這是復古。至於生子傳宗接代,以祭祀先祖,是封建倫理,我們絕對唾棄。

  “孝”的內容並不限于這三點,在《論語 學而》中,孔子説:“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孔子給學生修養的大綱,把“孝”放在第一位。《弟子規》詮釋:“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涼。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返必面……”

  一句一句地看,似乎問題不大,但“冬溫夏涼”已過時,現在有了空調。“省”、“定”、“告”與“面”也有點死板,急事來了就要靈活一點嘛,也不必早晚兩次。但與“不孝有三”相聯繫,第一點就不見了蹤影。一切權力歸父母,兒女沒有了發言權。這就違背了孔孟的原意。《孟子 離婁下》中説:“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注,從,縱,放縱的意思)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注:戮,羞辱的意思),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就是説不孝有五個表現:四肢懶惰,不供養父母的生活;好賭博與飲酒,不供應父母生活;喜好錢財,偏愛妻子與兒女,不顧及父母的生活;放肆追求享受,使父母蒙受恥辱;逞勇好鬥,讓父母受到危害。這些就是用到今天,也沒多少錯誤呀。

  孔子在《論語 為政》中説:“孝慈,則忠”,意思是兒子對父母孝順,父母對子女慈愛,就會忠於國君。孟子在《滕文公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父子有親,就是父子之間要相親相愛,《禮記 禮運》解釋為“父慈子孝”,這都説明二者之間是受到約束的,不同於後來的“父為子綱”、“父要子亡,不得不亡”。兒女的生命權掌握在父母手裏,更是荒唐透頂!

  對父母臉色很重要

  可惜後人在繼續深化細化“孝”的過程中,越來越離譜。在《論語 學而》中,子夏説:“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論語 學而》中,曾子説:“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就是要慎重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就是要虔誠地祭祀祖先。《孟子 滕文公上》引用曾子話説:“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就是説,父母在世時,按周禮事奉他們;父母逝世了,按周禮埋葬他們,按照周禮來祭祀他們。

  把“孝”用在死時與死後上,明顯是與我們厚養薄葬的主張背道而馳的,花錢就花不到點子上了啊。

  在《論語 陽貨》中,孔子説:“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兒女生下後,到三歲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禮。看來孔子還真有點講對等原則,公平交易。可惜,老是對等,人類還有發展嗎?即使是公平交易,也沒有必要用在父母死後守孝上!

  當然,孔子、孟子對孝的論述是多方面的。孔子在《論語 為政》中這樣回答子遊的:“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回答的意思是:如不誠心地尊敬父母,只是供養,與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

  在這裡,“敬”的內涵是什麼呢?接下來一段可能是註釋:“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孔子説得很明白:在服侍父母的時候,始終保持和顏悅色,最難。有事,兒女為父母去做;有酒有肉讓父母先吃,難道這就是孝敬了嗎?在這裡,“敬”的含義就是“和顏悅色”,可以理解為尊敬。

  我們沒有盲目地全盤接受封建社會的孝文化。所有兒女全都要尊重父母,多從精神上關心,關注父母的身體與安全。這能叫復古?!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