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風俗禮儀

海南黎苗“三月三” 檳榔谷里感受傳統文化

2011-04-07 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徐維彬

海南黎族婦女“三月三”比賽射弩。

遊客體驗黎族鑽木取火技藝。

  中新網保亭4月6日電(吳艷)6日,海南保亭縣黎苗傳統“三月三”活動在甘什嶺檳榔谷拉開序幕。海南黎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比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吸引了眾多當地村民參與,海內外遊客也加入感受海南民俗文化的快樂隊伍。

  記者在現場看到,海南黎苗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競技比賽項目多樣,攀藤摘花、射弩、頂棒、板鞋……驚險的特技引來遊客陣陣叫好。

  攀藤摘花是海南黎族人民創造出的一項獨特的比賽活動,是男女老少共同喜愛的休閒娛樂方式,有時候巾幗不讓須眉。

  在今天的比賽現場,選手們各展拳腳,通過不同的身手在一條粗麻繩上展現各自矯健的身姿。只見選手們將腕粗的麻繩係于兩顆樹木間,麻繩一頭係著鮮花,大家爭相攀爬,在最短時間採到另一頭的鮮花將成為勝利者。

  射弩是黎族傳統的體育活動,在古代它與黎民狩獵、放牧生活息息相關。記者在現場看到,射弩比賽採用了站立式和跪式兩種,許多黎苗族婦女也參加了這項比賽,還帶上了自己專用“武器”,個個身手不凡。

  頂棒比賽講究的是選手力量與智慧的結合,誰能在直徑為3米的圓圈內用2米長的木棒將對手頂出圈外,則為勝者。

  板鞋比賽是黎族年輕人較為喜歡的活動,多名選手將腳套在同一雙板鞋上,以在同等距離內所用的時間長短決定名次。孩子們在活動中彰顯了十足的團隊精神。

  自2001年海南申報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來,如今全島已有20項技藝通過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

  在今天的檳榔文化廣場,十六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依次排開,向遊客現場展示本島絢麗多彩的黎苗文化。當天主要展示黎族鑽木取火和黎族織錦技藝。

  在黎錦展示隊伍中,傳承人年齡跨度從15歲到53歲。保亭黎族阿姐李麗香介紹,她十五歲時就已掌握織錦技藝,隨著人們對文化保護意識的深入,如今這項技藝不僅讓她豐衣足食,在傳播黎錦文化中她還體驗到了生活的樂趣。

  在文化廣場的另一側,四、五位阿公演示黎族鑽木取火這項史前文明。遊人情不自禁學著磋上一把,體驗這項野外生活基本技能。

  來自江蘇的遊客劉先生向記者表示,黎苗“三月三”活動讓遊客們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了海南文化,他比喻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是海南傳統文化的“提燈人”,他感受到了他們的艱辛和欣慰。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