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月8日電 題: 鍋中臘八粥蘊含不盡文化內涵
記者 張恩
雖距一年一度的臘八節還有數日,此間的大街小巷四處可聞濃濃的粥香。
記者8日清晨在太原市區汾河西岸的北美風情住宅小區看到,提前熬煮臘八粥是今日許多主婦的“功課”。
如同與中國北方許多地方一樣,每逢冬日“臘八節”,盡情吃一頓別具風味的臘八粥,是太原當地多年不變的民間習俗。提前忙活煮制各種口味的“臘八粥”,也是這座古城居民家中一道千年不變的“主題曲”。
太原人過日子講究頗多,當地食文化源遠流長。冬日熬煮臘八粥,其中也有不盡的文化內涵。農歷臘月喝臘八粥與冬至吃餃子、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重陽節吃糕等屬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
今年冬日山西缺少雪雨,氣候幹燥。數九隆冬,人們在攝氏零下十多度中生活,臨近年關,乘機用煮制一鍋臘八粥驅寒,也是老人們的主意。據說用糯米、桂圓、蓮子、銀耳、紅棗、百合、山藥、紅豆等熬煮的臘八粥,可改善虛弱體質,補心血,還可止咳潤肺,防止便秘,養顏美容。人們注意到,這幾日每到晚間,當地的電視臺生活頻道及電臺總要大講一番臘八粥的煮制門道。
小區里的任阿姨告訴記者,每當臘八這一天,按老輩留下的習俗,這里家家戶戶都要熬煮臘八粥喝。人們不管平日有多忙,這時都要食用一頓臘八粥。有些青年人也會在超市里買些配好的豆和米,直接熬粥。
看似平常民俗,其中卻含蘊著許多食療道理。民間中醫認為,熬煮臘八粥常用的薏米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濕的功效,經常食用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症有良效,同時薏米還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對山西民俗文化頗有研究的太原市收藏家協會會長王艾甫告訴記者,當年抗戰艱苦歲月,太行山一帶的八路軍每逢臘八節不管生活多困苦,都要煮熬一鍋臘八粥與當地鄉親一同過臘八節。如今京城中凡有老八路的後人來八路軍展覽館參觀時,當地鄉親總要為其捎上幾斤熬煮臘八粥的“沁縣黃小米”。他說,綿綿歲月中,民間習俗始終在此流傳。
農歷臘八節即將來臨。此間熬煮臘八粥的人們愈多。幾把秋米,幾粒雜豆,融融爐火中,熬煮出益處多多的臘八粥,演繹出人們辭舊迎新、驅寒保健、期待新春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