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風俗禮儀

深圳清明拜山的民俗文化

2010-06-21 09:47     來源:華夏經緯網     編輯:徐維彬

  清明拜山是傳統的心理文化

  老深圳人清明節上山掃墓祭祖,非常形象地稱作“拜山”。《寶安縣誌》雲:“清明是春祭日,本縣多在這一天上山掃墓,俗稱‘拜山’,先除草,後用三牲、飯、菜、果品、茶酒等拜祭。”拜山按當地習俗,多數清明節是家庭式拜祭祖先,重陽節是家族式(全村或全姓氏)拜祭祖先;當然,也有一些村民在中秋節去拜山,比如坪山、龍崗、坪地一帶的少數村子。

  當地人對拜山很重視,在港澳臺、海外的僑胞和親屬都趕回來拜祭。所以,清明節前後兩三天經深圳口岸入出境,平均每天上百萬人次。拜山前,隔天就到酒樓訂購燒乳豬一隻,備好水果、茶、酒、米飯、糖果、“雞屎藤粄”、艾粄糕點、餅乾、香燭、炮仗、金銀紙錢,金銀紙錢中有冥幣“美金”、“港元”、“人民幣”和先人喜歡或者未享用過的“皮鞋”、“西裝”、“手錶”、“手機”、“小車”等祭品。第二天一大早吃過飯,全家或兄弟幾家男女老少數十人,以前還要帶上鋤頭、鐵鏟到墳山為先人墳墓除草、培土;如今殯葬改革,就乘車到沙灣殯儀館保管室領取先人骨灰盒,到一級級水泥砌成的平臺拜祭;抑或到西麗報恩福地、溪涌背仔角華僑墓園、南灣吉田墓園及各村鎮的墓場,在先人墓碑前,擺上祭品,敬上茶酒,以年長者開始順至子孫,每人點燃三炷香,虔誠地向先人跪拜,口中訴説:“我們來看你了,帶來你喜歡吃的用的穿的,希望祖先保祐子子孫孫平安大吉,事業有成。”然後,燒紙,續茶續酒,燃放炮仗。

  過去傳統拜山祭畢完,就地在山頭挖坑壘灶,拾柴做飯,土稱“吃山頭”。這是過去交通不便,一來一回花太長時間,只好在山上解決午飯。如今交通便利,大家很快就回到家圍在一起吃飯。回家時,其他祭品留下,只帶回燒乳豬、蘋果回去,把拜過山的燒乳豬和蘋果分給兄弟各家吃,沿襲過去的風俗:“分太公豬肉”;吃拜過山的燒乳豬,會得到祖先庇祐,各方面都會順順利利,平安無事。路上每人還吃上一兩顆拜過山的糖仔,回味親人生前給後人的關愛、和帶來本族本房“枝繁葉旺”以及幸福的生活。

  遊走千里也要回鄉拜山

  自古以來,在中國人心中很在意清明掃墓祭祖這個習俗。唐代詩人王建曾有詩句:“但有隴土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由墓上有無新土判斷墓主有無子孫的存在。現在農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動的有無作為家族是否綿延的標識,鄉間有“有後人,挂清明;無後人,一光墳。” “清明不祭祖,死了變豬狗”的諺語,老百姓口頭禪也説:“有添丁,好拜山。”意思是説生個兒子,老(死)了好有後人拜山。於是,民間一直自發形成一種習俗壓力。人們通過掃墓祭祖,在感念先人的恩惠同時,又深感後代繁衍興旺。據説祖先在墳墓裏安住,關係到子孫的繁榮,子孫的興旺又能保證祖先的安寧與香火的延續。因此,祖先墓地不僅是生命之根,同時也是情感之結,在傳統社會裏,人們無論走到哪,一到清明節都牽掛著回鄉拜山

  相信這是一種民族的心理文化,是歷史悠久的一種良好傳統。平時,忙於工作,如果沒有特別的事,誰會到墳場墓地來?就是在清明、重陽兩節,民間相約俗成才到此祭祖掃墓。偌大一個墳場,人山人海,香火鼎盛,鞭炮此起彼落,但不失莊嚴、凝重。拜山,重在感恩、緬懷和思念,而不像親人剛逝世時那種嚎啕大哭、悲痛欲絕的場面。

  清明,是我國所有的民俗節日中,唯一是以節氣兼節日的民俗大節。作為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誌,時間在冬至後107日、春分後15日,西曆的4月5日前後。《淮南子天文訓》説:春分後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古稱八風之一,它溫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風之下,天地明凈,空氣清新,自然萬物顯出勃勃生機,“清明”節氣,由此得名。

  漢魏以前,清明主要為自然節氣,它是與農事活動密切關聯的一般節令,後來清明成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但此前由另一民俗節日承載,這就是“寒食節”。寒食在清明前兩天或一天,禁火冷食、墓祭及巫術性遊戲等構成寒食節俗的特殊景觀。梁宗懔《荊楚歲時記》雲:“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清明真正成為民俗節日是在唐宋之後,清明在唐宋後具有時令與節日的雙重意義,並且其節俗意義日漸增強。民間漸將寒食節的節俗與清明合而為一。《唐書》載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寖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

  壓紙錢源自寒食習俗

  清明雖然較其他節令晚出,但它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對於祖先的祭祀中國古人就有此舉,當時尚無墓祭的禮俗,要祭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個神主牌位在宗廟祭祀。春秋戰國始有墓祭,漢代上墓祭掃之風轉盛。唐人沿襲前代祭墓風俗,並擴大到整個社會。由於寒食與清明節氣日前後一兩天相連,“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亦由寒食擴展到清明,唐人已將寒食、清明並稱。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清明不僅從寒食中分擔了祭墓的功能,同時它也將一些原本屬於寒食節日的遊戲娛樂也納了進來,比如鞦韆、放紙鳶、拔河、蹴鞠等是寒食的著名節俗,這時也已成為清明節的娛樂,唐代大詩人杜甫《清明》詩云:“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如果説唐朝寒食與清明並列的話,那麼宋朝時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對寒食的置代。掃墓作為清明節的重要內容,一直被延續下來,直至明朝清朝期間,風氣更盛。清代顧祿著的《清嘉錄》記述:“士庶並出祭祖先墳墓,謂之上墳。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

  古人掃墓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前後歷時足足一個月。按深圳當地風俗,歷時也較長,因為從遷居地的開村始祖開始,依次上冢除草、培土清理,由於不斷遷徙,先祖、太公和較近的祖父、父輩可能不葬在一起,這樣祭掃就需時日,延至清明後,但最遲不超過農曆四月初八,民間認為從這一天開始,“就閉墓門了”。解放後不斷推進殯葬改革,許多墳山被遷,人們就集中各位先人的骨灰于一個墓園,省卻了分散拜祭的時間。

  拜山有個“壓紙錢”,也叫“挂紙錢”習俗。也就是把幾張冥紙壓在墳頭、墓碑頂或挂在墓樹上,表示後輩給先人送來費用。因為古時寒食節禁火,連墓地拜祭也不能火化紙錢,人們只好將紙錢插、挂在墳頭或撒在墓地四週,這種習慣隨著寒食節歷經數代,已經形成特定的民俗傳統。直至明代清朝期間,寒食節基本消失,也早已不禁火了,但燒紙錢和壓紙錢的習俗仍然並存,流傳下來,“神前新火一爐香”,還清明“本來就是鑽取新火的日子”原意。

  清明時令茶果具保健功能

  清明節,深圳還有個吃“清明粄(米糕)”的習俗,較為普遍的是“雞屎藤粄”、“艾粄”和“苧葉粄”。《寶安縣誌.時節.習俗》:“有做清明茶果的習慣,用艾葉或雞屎藤搗碎與米粉搓勻,芝麻、花生、糖作餡製作,也有其他材料作餡或無餡,款式多種。農家大門門楣挂大艾或柳條避邪。”

  “雞屎藤”,是一種藤草植物,和艾草、苧麻葉、白頭翁、狗耳草等可食用。每年過了立春,萬物更新,清明前後,草葉新綠,鄉人上山將“雞屎藤”等植物採摘回來,洗乾淨,晾幹水,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幹的糯米、粘米中,用石碓臼舂成粄團,按比例摻上紅糖等搓勻,捏成指頭般大小,一小顆一小顆排列在巴掌大的蕉葉上,放在蒸籠上蒸熟,就製作成甜“雞屎藤粄”,如果拌上鹽就是鹹“雞屎藤粄”。用艾草葉做的叫“艾粄”、苧麻葉做的叫“苧葉粄”,顏色草綠、清香可口,風味獨特。民間説法,吃了清明“雞屎藤粄”等米粄,清祛濕毒,在來近的夏天,不會生瘡癤。“雞屎藤粄”除了自家吃外,還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清明粄”的食俗,追溯起來,仍然與寒食節有關。宋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一書中記載了寒食節食品“青隋飯”,與清明粄類似。“青隋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採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饑飯。”寒食清明染青飯的習俗在南方一向較為流行。郎瑛在《七修類稿》卷四十三就提到寒食節吃“青糰子”。這種青糰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多為豆沙或棗泥。放入蒸籠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熟後色澤翠綠可愛,又帶蘆葉清香,是很受歡迎的清明節食品。青糰子的製作方法,也跟“雞屎藤粄”相似。

  綜觀這些清明節食品的共同特色,是“就地取草”,可吃,可入藥,且皆可熱食冷食。顧祿《清嘉錄》卷三按語中説:“今俗用青糰、紅藕皆可冷食。猶循禁火遺。”還是“禁火三日”的遺風。蘇杭等地也盛行清明節吃青糰和紅藕兩種冷食習俗。四川成都一帶,人們習慣用米粉做成團,用線串起來,在清明這天拿到歡喜庵前來賣,稱之為“歡喜團”,有詩讚曰:“歡喜庵前歡喜團,村郊買食百憂寬。”

  “百憂寬”,清明時節掃了墓,祭了祖,還了心願,吃了應節粄食,也郊遊踏青了一趟,真是“百心寬”。

  我想,幾百年間深圳人從中原幾度遷徙至此,帶來各地習俗;如今,在寶安、龍崗兩地的村民,能採到雞屎藤等植物的,仍沒有中斷這種地方糕點的習俗。民俗足顯其旺盛的生命力。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