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九九歸一

2019年01月21日 15:37:3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943年,我三爺被國民黨抓壯丁,之後杳無音信,家裏人以為他已經死了。1988年3月,民政局送來一封信,謎底揭曉,我三爺沒有死,隨國民黨軍隊去了臺灣。

  我三爺離家時18歲,到1988年,離開故土45載。近半個世紀的離散,家裏成了什麼樣,還有些什麼人,他一概不知。我三爺是第二批領到回鄉卡的。領到回鄉卡,他拜了菩薩,激動得幾天幾夜睡不著覺。

  1988年,我還在上小學,根本不懂兩岸關係意味著什麼。後來查資料才知曉當時的背景。據説,當年去臺灣的老兵有八十到一百萬,臺灣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六十萬。之後臺灣和大陸劍拔弩張,從政治到民生都完全隔絕。

  1979年元旦,中國大陸發出了著名的《告臺灣同胞書》,意義深遠,但兩岸關係依然緊張。直到1987年,離開大陸的那批老兵,按走時20歲算,也六十多歲了,他們的父母,至少八十多了,該是大概率入土的年齡了,再往後走,就永遠見不到父母了。

  這種緊迫感,讓思鄉心切的老兵們騷動起來,就跟火山噴發一樣,一發而不可收拾。他們集會,遊行,演講,請願。衣服上寫著:想家,想媽媽,白髮娘、盼兒歸,等醒目的大字。那年母親節,一群老兵在街上集會,恰逢“婦女聯盟”在街頭組織感恩活動,一群可愛的孩子牽著媽媽們的手,仰著葵花一樣的小臉,以一種儀式感很強的方式叫“媽媽”。老兵們看到這一幕,思潮起伏,老淚縱橫,學著孩童們的樣子喚“媽媽”。

  此情此景被媒體報道後,老兵們回鄉探親的願望如排山倒海:“死也要回大陸”,“抓我來當兵,送我回家去”,“生為遊子,死不做遊魂”,任銅墻鐵壁也無濟於事。臺灣當局招架不住,才不得不放開口子。

  得到這個好消息,我們老楊家頓時沸騰了,用“奔相走告”這個詞一點也不誇張。其實不用我們告,鄉親們自會傳播。整個村莊都在議論這件事情。鄰村有家人和我三爺情況類似,也是解放前被抓壯丁後就杳無音訊,聽説我三爺要回來,他們家的人騷動起來,天天往我們家跑,説去民政局好幾次了,怎麼一點消息也沒有呀。他們著急的樣子,心慌的樣子,羨慕的樣子,為我三爺的衣錦還鄉熱足了場子。

  我們老楊家,在我爺爺那輩有八個孩子。他們都是農民,一輩子也沒走出過故鄉。如今,失而復得的老三要回來了,他們是最激動的人,也開始關心時政,聚在一起商量,怎麼接待我三爺。

  我們家的親戚聚在一起少説也有五十多號人,那感覺就像是在過大年。再加上縣上鄉上還來了領導,我們小孩不懂,以為政府出面,我三爺必定非同凡響,在臺灣混得很好。鄉鄰們喧嘩,説我三爺至少是團以上的軍官,要不,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排場。

  其實,我三爺也就是一個普通老兵。他到臺灣後,因為沒文化,也無一技之長,退伍後在碼頭上當搬運工,後來找了個喪夫的漁民,帶著兩個孩子,加上自己的孩子,家裏條件不好。即便如此,我三爺依然惦記著老家,尤其三年自然災害,臺灣媒體有報道,他看到這樣的消息,愁得不行,心想家裏人在吃糠咽菜,他卻一點忙也幫不上,心裏憋屈得難受。我三爺説,以前他不信佛,就是在那段煎熬的日子裏,他開始拜菩薩。他愛莫能助,只好祈求菩薩。我三爺格外節儉,盡一切力量存錢,就想著萬一機會來了可以幫到家裏。

  他原以為這輩子沒有機會了,如今夢想成真回到闊別多年的老家,我太爺爺太奶奶早死了,他到家的第一件事,便去祖墳燒紙,他跪在墳頭,哭得淚眼模糊。

  我三爺回鄉,成為那年我們村裏最大的一件事。他出手闊綽,大擺宴席酬謝鄉親,擺了三天的流水席。我三爺給我們每家一千元錢,每人還有一塊手錶。在鄉親們看來,臺灣人可真是富呀!

  我三爺回臺灣前,那家人依然未找到親人。他們把所有的情況寫在一張紙上,拜託我三爺幫忙找找。回臺灣後,我三爺在報紙上發了尋親啟事,但一直沒消息。這讓我三爺很愧疚。

  1997年,我三爺去世。臨死前,他留下遺囑,希望有朝一日能埋在祖墳裏。2005年,我三爺八十誕辰,我臺灣的叔叔把我三爺的骨灰遷了回來。

  巧的是,我三爺的生日就在重陽節。九九歸一,我們一幫親戚站在先人的腳下,雖然沒有遍插茱萸,但真的很圓滿,一個都不少,連臺灣的孫子都回來了。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天意?望穿秋水的回鄉,註定要用一生的離散來書寫嗎?(作者:楊偉)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