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引領乳業市場合理回歸

時間:2012-06-13 13:09   來源:華龍網

  “目前我國乳制品的質量是歷史上最好的,我國對乳制品質量的監管目前是世界上最嚴的”,6月11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在出席第四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表示,“我們沒有強制要求誰接受我的觀點,信不信由你。”(據中國經濟網)

  言論一出,隨即遭到了網友的抨擊。其實,對于中乳協的此番言論,網友們大可不必大動肝火,“砸磚”抨擊。因為,在國產乳業市場持續疲軟、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中國乳協能夠在今年5月、6月連續兩次“撂出”目前國產乳制品質量保證的“狠話”,這本身就需要責任與勇氣。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說,我們可以將此言論作兩種理解,一是中國乳協對國產乳業市場疲軟的無耐。二是由消費者和市場決定乳業市場的合理回歸。

  之所以說是中國乳協對乳業市場疲軟的無耐,這是因為近幾年來,國產乳制品的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嚴重挫傷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特別是自從三聚氫胺事件後,中國乳業市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消費者信心近乎低落到“冰點”。在這種情況下,要提振消費者信心,引導國產乳業市場合理回歸,無疑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這對于事個乳業行業都是一個沉重的壓力。

  之所以說是由消費者和市場決定乳業市場的合理回歸,這是因為,與今年5月下旬中國乳協發布的言論相比,除了保留著“目前質量是歷史上最好的”、“監管目前是世界上最嚴的”兩個觀點而外,這次發布的言論多了一個“我們沒有強制要求誰接受我的觀點,信不信由你”的內容,其言下之意,乳協該通報的情況要通報,該發布的消息要發布,至于信與不信,可以實際消費後用事實說話。這次發布的言論與前次相比,明顯低調、誠懇了很多。因此,筆者認為,我們不妨冷靜下來,大可不必事事都要質疑和抨擊,應該看看時間和市場如何回應。

  事實上,國產乳業市場在遭受“三聚氫胺”、“毒膠囊”等事件後,國產乳業企業,包括整個乳業產業鏈都遭受了致命的打擊。正因為“傷”得太深太重,國產乳業行業和各級監管部門都應該為提振消費信心、扭轉市場被動局面做了大量艱苦扎實的工作 ,否則,中國乳協也不敢在短短的10多天時間就連續發布保證質量安全的“狠話”,相關監管部門也不敢麻痹大意,不然,要是乳業行業再有什麼“閃失”,誰負得起這個責任呢?在原材料供給、生產、銷售及檢測標準、監管措施等各個方面到底做得如何?

  但是,幾年過去了,國產乳制品的質量到底如何?國產乳業市場能否理性回歸?何時理性回歸?其決定權不在于乳業企業,也不在于中國乳協,只有消費者試著消費,逐步打開“心結”,消費信心得以完全提升後,乳業市場才會逐步走出疲軟的低谷,乳業市場也才會是真正理性回歸、長久回歸。否則,乳業市場還會在“疲軟”中苦苦掙扎。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