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時間:2012-05-10 14:03   來源:中國日報

  湖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這里有炎帝和舜帝的古老傳說,有玉蟾岩和城頭山等遠古遺跡,有西周青銅器四羊方尊、里耶秦簡、西漢馬王堆古漢墓和三國吳簡等珍貴文物。有岳麓書院和岳陽樓等著名人文景觀,有張家界世界自然遺產,還有造紙術發明人蔡倫和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這樣蜚聲中外的著名人物。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和進入21世紀以來,湖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湖南古老的文明和今天的成就交相輝映,正引起越來越多的世人關注。

  湖南幅員遼闊,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9′-30°08′,東鄰江西,南接廣東、廣西,西連貴州、重慶,北交湖北,位于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南,是我國東南腹地。因全省大部分地處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湖南自古多種植芙蓉,故又稱“芙蓉國”。唐代詩人譚用之有詩“秋風萬里芙蓉國”蚑之,毛澤東更是用“芙蓉國里盡朝暉”表達他對家鄉的讚美和熱愛。

  全省東西直線距離寬667公里,南北直線距離長774公里,土地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2.2%,在各省市區面積中居第11位。全省轄13個市、1個自治州、122個縣(市、區),在幅員遼闊的三湘大地上,生活著漢、土家、苗、侗、回等56個民族6900.2萬湖湘兒女。

  湖南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51.2%,丘陵及崗地佔29.3%,平原佔13.1%,水面佔6.4%。全省三面環山,形成從東南西三面向北傾斜開口的馬蹄形狀。東有幕阜山、羅霄山脈;南有南嶺山脈;西有武陵山、雪峰山脈,海拔從500米至1500米不等。湘北為洞庭湖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湘中則丘陵與河谷相間。省內河網密布,水係發達,淡水面積達1.35萬平方公里。湘北有洞庭湖,為全國第二大淡水湖。有湘江、資水、沅水和澧水等4大水係,分別從西南向東北流入洞庭湖,經城陵磯注入長江。5公里以上河流5341條,河流可通航里程1.5萬公里,內河航線貫通95%的縣市和30%以上的鄉鎮。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