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假期剛過,就接到採訪任務,有些倉促。但與莊仕華結緣,實際上是已在數年之前。
當時借調在新疆日報工作,辦公桌對面的記者曾跟蹤採訪莊仕華15年。她常説,“他像磁鐵那樣,吸引我的視線。每次走近他,總給我新的感動。”十八大莊仕華在京期間,我在北京的同事又從繁忙的工作中抽時間去拜訪他。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對兩位資深記者有著這樣的魔力?已經榮譽等身的將軍院長真能一直在手術臺,一直在幫扶患者?懷著幾分敬意,也帶著幾分疑問,我走到了他的身邊。
個頭不高,説話輕聲細語,人很真實、很隨和。這是記者對他的第一印象。用患者的話説“院長樸實得很”,或許正是他的這種人格魅力吸引著眾多的追隨者。
在採訪中,耳聞目睹各種意想不到的資訊撲面而來:武警部隊副政委提出要到莊仕華辦公室看看,才發現莊仕華並不熟練地打開辦公室,因為他大部分時間不是在手術臺就是在病房。他被推薦為首屆“感動新疆十大人物”候選人時,73歲的回族患者馬玉珍老人買了1000份報紙,走街串巷宣傳他的感人故事。
採訪過程中,總能看到病人握住莊仕華的手,説“把生命交到這裡就放心”。這樣的語言是那麼的真誠而真實!隨著採訪的不斷深入,一個雷鋒的形象在腦海裏清晰高大起來。
“錢寧可不掙,命不可不救!”“醫術能夠治病,愛心也能療傷。”“病人沒有理由不收,患者沒有理由不治。”“看一次病,送一次藥,就播下一顆民族團結的種子。”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沒有驚天動地的語言,就是樸實的話、真誠的心,然後認真地去做,而且打算一輩子把好事做下去。這就是一個好人的智慧!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在普通百姓身邊的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