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蘭在“改”字上踐行群眾路線

時間:2014-04-04 13:09   來源:東蘭縣委宣傳部

  “去年,屯裏道路硬化了700多米,還有500多米沒有硬化,不僅生活不方便,也影響農業生産。”

  “屯裏的自來水管已用了10多年,現在家家戶戶都建了樓房,水壓不夠,還經常漏水。”

  3月21日,東蘭縣委書記黃賢昌到三石鎮納合村聯繫點徵集意見、建議,傾聽基層幹部群眾心聲時,特故屯村民汪友飛、江腦屯村民韋永靈等提出上述訴求。

  群眾反映的問題,必須馬上解決。當天,黃賢昌經過實地調研後,當著村民的面,挨個撥通了縣發改、水利、扶貧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的電話,指示立即落實辦理群眾訴求,確保相關問題在3個月內得到切實解決。

  “第二天,發改局、水利局和扶貧辦就派人來測量了。”納合村黨支部書記黃翔説,涉及項目全部由縣財政撥款,群眾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家家戶戶都出工投勞,支援項目建設。

  東蘭鎮城西社區黨支部書記韋必海在走訪群眾時了解到,一些低保戶因在外務工,未能及時完成低保年審,按照相關規定屬於自動棄保,收到了民政部門下發的停保通知。韋必海即知即改,立即將群眾訴求向上級進行專題彙報,目前已為12戶困難群眾重新提交了低保申請,民政部門正加緊審批,力爭儘快發保。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為確保邊學邊查邊改貫穿活動始終,東蘭縣制定了《東蘭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立行立改工作方案》,對準“四風”問題,既在“學”與“查”上下功夫,更在“改”字上發力,以“釘釘子”精神,用嚴格的標準、嚴格的措施、嚴格的紀律,抓整改、解難題、轉作風,集中力量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突出問題。

  熱點問題建章立制改。對部門單位普遍存在、群眾共同關注、社會反響較大的強烈問題,通過制定、完善相關制度,用制度化、規範化來推進整改工作。針對鄉村教師強烈提出工資待遇低等突出問題,3月10日,縣委召開常委擴大會,專題研究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問題,決定從2014年開始,建立健全教師獎勵機制,每年安排400萬元作為激勵基金,把鄉村教師的生活補助累計每人平均每月增加到300元,為教師辦理年度意外保險(150元/人年),每兩年安排在職教師進行健康體檢和增設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為全縣農村教師樂於從教和安心從教提供保障。

  積壓問題領導督辦改。梳理信訪、審計、維穩、民生、作風等方面的問題,對職責範圍內尚未息訴罷訪的積案進行摸底排查,建立歷史積壓問題及整改情況“總臺賬”,各鄉鎮、部門相應建立“子臺賬”,由縣領導挂率督辦。目前已成立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對30多件信訪積案進行清理、整改。

  難點問題主動公開改。對涉及幹部隊伍建設、改善民生、改善環境、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社會保障等問題,主動問計基層和群眾,分析難點問題根源,找準解決難題的對策和辦法。在活動中,目前已收到涉及損害群眾利益、“三公”經費等方面的信訪舉報11件,立案查處1件,信訪了結10件;先後接待來訪來信183件,解決177件,正在辦理6件;針對城區市民要求整治夜宵攤亂擺問題,出臺《關於加強縣城區夜宵攤點集中管理的通告》,投資建設蘭團夜宵市場,出動執法人員170人次,取締無照無證的夜宵攤點35個,規範夜宵攤點46個,發放限期整改通知書5份,集中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窗口單位優化服務改。窗口單位重新梳理崗位職責,上墻、上網辦事流程,理順業務交叉與職能延伸部門的分工與合作,以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縣財政局制定種糧農民農資綜合補貼措施,適時將今年中央財政下撥的1263.14萬元農資綜合補貼資金髮放到農戶手中,有效防止虛報冒領、截留挪用等違規現象發生;巴疇鄉通過成立民事黨員代辦服務站、增加挂村幹部人數、成立圩日黨(人大)代表工作室等措施開展便民利民活動;長江鄉為方便群眾“趕圩”時辦事,將集市日上班時間調整為9:00-17:00,集市日逢週六、週日則進行調休,使“集市日”變成“便民日”,辦理業務同比增長50%以上。

  據統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縣黨員領導幹部共發放黨員聯繫卡3380張,聯繫群眾13560人,做出承諾6120件,發放調查問卷2600多份,為基層群眾辦好事實事5400多件,為今年集中開展教育實踐作好了準備,夯實了基礎。(劉廷智)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