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共産黨誕生90週年英烈祭:不朽的豐碑 永遠的懷念

時間:2011-04-05 20:04   來源:新華網

  

  資料圖片:1889年10月29日,是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誕生紀念日。李大釗出生於河北樂亭縣,早年留學日本,1916年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傳播馬克思主義,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著名論文,積極領導了五四運動,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産主義小組,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後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全面工作,歷任第二至四屆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27年4月被軍閥張作霖逮捕,後被殺害,年僅38歲。這是李大釗像。新華社發

  ……………………………………………………………………

  一種銘記,先烈們以鮮血和生命譜寫的壯歌,穿越時空,成為永恒,始終印刻在億萬人民心中

  84年前的那天,也是一個清明節。

  清晨,天氣格外晴朗。北京東交民巷原俄國兵營卻殺機四伏。1926年“三一八”慘案後,李大釗被視為北方“頭號赤敵”遭嚴令通緝。本有很多機會離開,但這位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卻選擇了堅守。

  200多名憲兵、警察將小院圍了個水泄不通。喊叫聲、腳步聲,由遠及近傳到屋內,女兒驚恐地撲到父親懷中,李大釗鎮定自若,輕拍著女兒:“沒什麼,不要怕。”呼啦啦,一大群帶槍的特務、警察、憲兵闖了進來。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從容就義。

  6年後,清明時節,李大釗的靈柩由北大師生送往北京西郊萬安公墓下葬。雖有憲兵向送殯隊伍開槍,但各界自發參祭者仍越聚越多。西長安街上,花圈輓聯連綿達一公里。行至墓地,早有一人載墓碑一塊敬上,只見碑頂刻有一顆紅色的五角星,內刻鐮刀斧頭,碑文是“中華革命領袖李大釗同志之墓”。從此,那五星、鐮刀、斧頭、銘文連同烈士的名字,深深鐫刻在中國人的心裏……

  2011年,又逢清明。

  北京西城區文華衚同24號院——李大釗故居。暖暖的陽光灑在了綠色蔥蘢的海棠樹上。院內,先生那尊半身黃銅雕像,戴鏡蓄鬚,目光深邃。人們安靜地走近,鞠躬,獻花。

  “爸爸,我們為什麼要給李大釗爺爺獻花呢?”一個清脆的童聲發問。“因為他是為了百姓幸福而犧牲的先烈,值得我們紀念!”爸爸回答道。望著孩子若有所思的眼神,當父親的知道,先烈一詞,已開始刻印在孩子剛剛開啟的人生字典中。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