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數風流人物堶申紀蘭:人民的好代表

2021-05-31 12: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這是申紀蘭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新華社太原5月28日電 題:申紀蘭:人民的好代表

  新華社記者許雄

  五月的山村處處生機盎然。在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一派青山紅瓦白牆的唯美景象。就是這個村莊,走出了為婦女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

  申紀蘭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順縣。抗戰時期,她就曾擔任村里紡花織布小組組長。嫁到西溝村後,她一樣積極參加勞動。1951年西溝村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時,她擔任了副社長。按照當時的規定,幹同樣的工作,女社員只有男社員一半的工分。

  她發現這種不合理的計酬機制嚴重挫傷了婦女參加社會勞動的積極性,很多婦女只願操持家務,而這在當時又妨礙著婦女地位的提高。

  為了證明“男女同工同酬”的合理性,她組織女社員同男社員開展勞動競賽,證明了女性勞動能力並不比男性差。1952年,西溝村就實現了“男女幹一樣的活,應記一樣的工分”。

  1954年9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申紀蘭倡導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改革開放以來,申紀蘭勇于改革,大膽創新,為發展農業和農村集體經濟、推動老區經濟建設和老區人民脫貧攻堅作出巨大貢獻。結合她外出考察的經驗,1985年西溝村建立起一家村辦鐵合金廠,當年實現利潤150萬元。此後,西溝村又建立起磁鋼廠、石料廠、飲料廠,村辦企業辦得風生水起。

  後來,為保護生態環境,申紀蘭和西溝村村民決定關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鐵合金廠,代之以紡織服裝和香菇種植等特色產業,再加上獨一無二的紅色文化資源,西溝村成功實現了“賽道轉換”。

  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幾十年間,申紀蘭提出的一件件接地氣的建議和議案,涉及交通、供水、供熱、供氣等多個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改善了人民生活。申紀蘭曾說:“當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說話,代表人民辦事。”

  申紀蘭一生不忘初心。1973年至1983年擔任山西省婦聯主任期間,她堅決不領廳級領導幹部工資,不轉幹部身份。她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改革先鋒”“最美奮鬥者”、第一屆“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范”等稱號,2019年成為首批“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2020年6月28日,申紀蘭在山西省長治市逝世,享年91歲。

  在申紀蘭逝世前,只要還能勞動,她就始終堅持自己播種、鋤地、秋收、除雪。只要上講臺,她就認真為慕名而來的人們作好每一場報告。

  申紀蘭逝世後,到西溝村參觀學習的人仍然絡繹不絕。西溝村村民說,申紀蘭雖然走了,但她的貢獻會被永遠銘記,她的精神永不落幕,她的故事將永遠流傳。

[責任編輯:李丹]